罗城的风味小吃
2010年2月3日《广州日报》登有一篇报道,说:广州的沙河粉、萝卜牛杂、艇仔粥等传统名小吃将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由此我想起罗定城过去也有过一些美味小食。不过,“罗城旧事”是讲过去几十年前的事,自一九五五年公私合营以后就不再有了。不是没有,是没有了那种风味。 罗城是一个地区的中心,没有圩日,集市十分繁荣,且集中在大新路附近。趁街的人多是县城半径5公里以内的农民。他们利用中午十一时至下午二时这段时间进城买卖东西。饿时就在街边吃些小食如濑粉、河粉、糖包,云吞面等。这些东西多是晚上制好,在街边摆档加热。买者只求充饥,不讲究味道,因而称为大路货。下午三时“散圩”后,生意就做完了。精品则集中在今人民北路。有固定的小店,也有流动的,肩桃的。由于政府机关、中小学校都集中在北区,有些小店为满足这些“高雅”人士的口味。各自开发了有特点的小食。解放初期,有些机关单位,如公安局、银行、学校等部分人员要熬夜的,当时单位没有早餐,只有上午九时及下午五时两个正餐。工作至深夜的人要找些东西填肚的,所以小店子开起了夜市,且生意亦不错。现在让我把这些特色小食逐个描述于下: 一、详记云吞面。店址在今北区居委会处。店主是今液压泵厂南边朱屋姓朱的人,故叫朱详记。他的云吞面是传统的制作,店的楼上接待顾客,楼下是敞开的,前面是炉灶,中间靠墙处放一张大木台,用作制面,台上有粗大竹杠一截,一端用绳系着,可以左右摆动。面粉加水和好,先用手搓一会,然后用竹杠压。这时工人坐在竹杠伸出的一端上,用全身的重量压面团,而脚底用力令竹杠左右摆动,经过一段时间,把干面粉扑上,反复折叠及展压,最后成为布一样的薄面块。再用刀切成方形的小块及细小的面条。方形的就是云吞皮。由于在和面时加入适量的碱水,所以吃起来有一种鸡蛋味。这样制作的云吞面特别爽口,价格方面分三种:每碗五分、一角、壹角五分(旧币时是五千元、一万元、一万五千元三种,下同)而以一角五分一碗(其中湿面条一两,云吞十只)的较多人选择。由于店址在南门头,我们公安局的熬夜者多数到此吃宵夜。附近虽另有间云吞店,由于其味道不及详记,一般不会光顾。 二、锦记牛腩河粉。店址在北区原基督教礼拜堂对面,铺不太宽,河粉是自制的,牛腩制作特别好。由于其选料好,制作火候适中,香味浓。一碗河粉,加上几大块牛腩及汁。吃起来满口香滑,吃完齿颊留香,难怪远在雄镇圩处的银行职工晚上也远道而来享受一番。 三、南记濑粉。店址在今人民北路X号。店主姓彭,是个矮个子,店分二层,楼下是制作间,楼上有三四张小台,招待顾客。濑粉是自制的。制作时先将白米浸透,然后加入煮熟放置数小时的冷饭(有一定比例)一齐放在木碓上用人力舂碎,再用铜丝萝斗过筛,得到湿的粉末。再将湿粉末用冷水调成湿粉团,将其放于底部有多孔的大竹筒中,每个小孔直径如筷子尾部大小,约0.4厘米。粉团上盖上一层布,布上面加上圆木一条,直径与竹筒内径相同。就像一个活塞把竹筒架在有水的锅上,把水烧开至沸腾,然后人力把活塞往下压,湿粉团从小孔中挤出下至滚水中,待煮熟后,立即捞起投放到冷水中,迅速冷却,捞起,就是濑粉了。这样的濑粉爽口而不易断,据说不加冷饭的濑粉没有这种口感。 顾客进门后,按其需要,开始加热,先将濑粉放开水中煮片刻,捞起放碗中,加入上汤,然后加上事先已煮熟的猪肝一片,瘦猪肉一片、炸猪大肠一块。再加上一小碟甜芝麻酱作佐料,就是一份精美的小食,与云吞、牛腩比,又是另一番风味,有人尤其赞美其佐料芝麻酱。一碗濑粉只有收二角钱。如用它代替吃饭,起码要二至三碗,所以多数人都是细品其味而非当饭吃的。 四、陈鼎芳竹荀糍。陈氏家地点在今西南路35号。其制作过程与成品,就是今天的河粉。不过它卷起成一条条,就像春天的水笋一样,故称竹笋糍。其特别之处是选料上乘,粉桨是人工用石磨磨两次,蒸出的粉片很薄,呈半透明,韧性好,完全可以与广州正宗的沙河粉比美。他没有门店,也不流动叫卖,在今饼干厂左右选一处骑楼下摆卖,光顾的人不少。解放初期,机关干部常常要到人民戏院开会或“上大课”。南门头以北的机关干部都取道今西南路前往。有些人(笔者也在其中)就提前十分钟,先到陈氏家中吃粉。只见他们有三个蒸粉托盘。一分钟就可蒸一块。趁热切成条状,就是一碟,加上生油,生抽或辣椒水拌混即可吃,加上有热茶一杯赠送,五分钟就解决问题,不耽误开会。 五、区坤蕉叶糍。区坤住在大东门内旧罗中大门对面,那儿有一排住户,其中有几户是开小食店的,区坤是其中之一。区坤的拿手产品是“蕉叶糍”,是用糯米粉、猪油、黄糖做皮,中间包豆沙、外形圆而略扁,比小笼包略大,放在一小块芭蕉叶上蒸熟,吃起来有蕉叶香味而不沾牙齿。冷时也不变硬。区坤蕉叶糍主要不在自家店中卖,而是用小箩子装着,上加一块沙布,托在肩上,随街叫卖。身材高大,脚有点跛的区坤,用他的男低音大喊一声“蕉——叶——糍……”,远处就可听见。大人,小孩闻声即走到街边,每人买它二、三个,每个五分钱。看此数量,就知道大家是为了品味,如果当饭吃,十个还不够。据说他每天只制二百个左右,上下午在中山路(今人民路)走两个来回就卖完了。他不做夜市。 六、彭喧芝麻糊。彭喧是河对岸榃丙村人,他制的芝麻糊数量不多,但是精心制作。他的用料是纯正的黑芝麻仁,经水浸后用石磨手工加水磨好,然后煮成糊状,中间加入炒熟并用刀切成细粒的花生米调匀,就是成品。把成品装在一个大瓦盘中,上面加块木盖,下面是一个装有燃着木炭的火炉。另外再有一个装有半桶净水的水桶,加上木凳二张,肩上一桃,过河后到街上就叫卖了。他没有固定的摆卖点。挑着担子慢慢地行走着,不时地用低沉的声音叫着“芝麻糊”三个字。到了有空闲的街边才停下来。晚上自备小煤油灯,长时间地在南门头处停留。彭喧芝麻糊,不提供筷子及汤匙。其规格有大碗、小碗二种,大碗比最小的食饭碗还小,每碗一角钱,小碗则像一个浅茶杯,份量不超过一两,每碗五分。人们吃时,是用嘴就着碗边而啜,即利用吸气将糊带入口内,然后慢慢嚼花生米,细细品尝,才觉其味无穷。如果有人大口大口地囫囵吞咽,必会被笑“山佬”。 以上所列举的风味小食都是小而精,故没有一人能成富翁的,即俗语说的“稳两餐”,够养家糊口而已。解放后一九五五年工商业实行“私改”,小食店也实行合作化,所有产品实行集中生产分散销售,其产品粗制滥造,直至现在云吞面、河粉、濑粉等均仍继续存在,但其口味及质量已远不如前。可以说现在罗城的小食是没条件“申遗”的。(关哲)http://sdx.luoding.gov.cn/info/6001558463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