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风味-小吃菜谱-沙县扁肉
【美食故事】“沙县扁肉”又叫“沙县扁食”,是沙县最普遍、最受欢迎的小吃之一。相传,自“盘古开天辟地”之后,有一个女神仙,大家都叫她“女娲”。她看到天地之间没有像她一样的人,也就没有生气,就用黄泥土加水,用手塑了一个人形,吹口仙气,这个泥巴人就变成真人跑开了。这样女娲天天造人,连口气也不能停。以后她就想出个办法,用泥巴加水搅拌成泥浆,再用藤条浸入泥巴中一抖,泥点子纷纷甩出去,转眼间就变成人,人们就将这件事叫做“女娲造人”。刚开始的时候由于是泥巴做的耳朵比较扁小,天气一冷水分变干,耳朵就容易掉。有一年天气非常冷,老百姓连耳朵都冻掉下来了,个个叫苦连天。有个著名的大夫看到后,就用药材熬成沸汤,加米粉、面粉揉成团,包上肉菜,煮成食品,叫大家吃。大家吃了以后,全身发热暖和,耳朵也不掉了。为了纪念大家一起度过这个治耳冻的经历,又因耳朵是扁扁的,当地的老百姓就把这种食品叫做“扁食”,也就是现如今闻名中外的“沙县扁肉”。南北宋之际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民族英雄李纲被贬到沙县负责税务时,很喜欢食“沙县扁肉”,他曾用生花妙笔写诗称赞过“沙县扁肉”:“浑沌乾坤一包中,常存正气唱大风。七峰叠翠足娱晚,十里平流任西东。”直至现代乃传为佳话。从古代至现代,沙县扁肉在沙县琳琅满目的小吃中,乃是最最受欢迎的小吃之一。【菜肴食材】面粉500克、新鲜猪后腿瘦肉500克、食用碱3克、木薯粉100克、食盐10克、味精6克、生抽10克、香油5克。【制作方法】1.面粉加入食用碱、冷水和成面团,和好后醒15~20分钟,使面团中面粉和水分均匀融合,以木薯粉扑粉,压成薄片,切成正方形皮坯。2.新鲜猪腿瘦肉用木棰反复捶打至肉泥细腻。3.将调味品与冰水混合后,分次加入肉泥中搅拌上劲,入冰箱冷藏备用4.包制时将适量肉馅拨入皮坯中,捏成圆形。5.扁肉下锅烫熟捞入高汤碗中,撒葱花即可食用。【菜品特点】成品色白嫩润,味鲜美。 https://swt.fujian.gov.cn/xxgk/jgzn/jgcs/fwyfzc/mcpx/202209/W020220912550885172827.jpghttps://swt.fujian.gov.cn/xxgk/jgzn/jgcs/fwyfzc/mcpx/202209/W020220912550885966581.jpg
https://swt.fujian.gov.cn/xxgk/jgzn/jgcs/fwyfzc/mcpx/202209/W020220912550886200083.jpghttps://swt.fujian.gov.cn/xxgk/jgzn/jgcs/fwyfzc/mcpx/202209/t20220912_5990889.htm
三明风味-小吃菜谱-沙县扁肉
看了这“沙县扁肉”的故事,真是既有趣又温馨。话说回来,这扁肉就像是我们冬日里的小太阳,暖洋洋的。想象一下,寒冷的冬日,来一碗热腾腾的沙县扁肉,薄如蝉翼的皮儿包裹着鲜嫩的肉馅,轻轻咬一口,汤汁四溢,暖意瞬间涌上心头。这不就是我们平凡日子里的小确幸嘛!吃的不只是味道,更是一份情怀,一份对生活的热爱。三明风味-小吃菜谱-沙县扁肉
见百姓受苦,心生怜悯,便用面皮包裹着肉馅,做成耳朵形状,煮熟了给大伙儿吃。大家吃了这热乎乎的食物,耳朵竟奇迹般地长回来了!为了纪念这位大夫,也为了抵御寒冷,沙县的老百姓就把这种食物叫做“扁肉”,流传至今。每当寒风凛冽,来一碗热腾腾的沙县扁肉,不仅暖身,更暖心,那份滋味,就像家的味道,简单又温馨。三明风味-小吃菜谱-沙县扁肉
到百姓受苦,心生怜悯,便用面皮包了肉馅,捏成耳朵形状,煮熟后让大伙儿吃下,说是这样能让耳朵重新长好。大家一试,嘿,还真灵!后来,这事儿传开了,大家为了纪念,就把这食物叫做“扁肉”。沙县扁肉,皮薄馅鲜,咬一口,满嘴都是幸福的味道,就像女娲带给我们的温暖一样。每吃一口,都仿佛能听到那段古老而温馨的故事,在舌尖轻轻回响。三明风味-小吃菜谱-沙县扁肉
看了这“沙县扁肉”的故事,真是又有趣又温馨。咱们沙县扁肉,就像那女娲造人时的创意,薄薄的皮儿包裹着鲜嫩的馅儿,一口下去,满满的幸福感。想啊,那冷天冻掉耳朵的老百姓,要是能吃上一碗热腾腾的扁肉,耳朵准能暖回来!这不,扁肉就成了咱们沙县人心头好,一碗下肚,暖身又暖心,这不就是生活中的小确幸嘛!三明风味-小吃菜谱-沙县扁肉
见这情形,心生怜悯,就用面皮包了馅儿,做成耳朵形状,煮熟了分给大伙儿吃,吃了这“扁食”,大家的耳朵竟奇迹般地长回来了。这就是沙县扁肉的由来啦!如今,走在沙县的大街小巷,总能闻到扁肉那鲜香诱人的味道,薄如蝉翼的皮,包裹着鲜嫩的馅,咬一口,满嘴留香,暖身又暖心,真是让人回味无穷啊!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