莜面栲栳栳 | 搓出一窝山西味儿
本帖最后由 请不要拆穿 于 2024-2-28 21:46 编辑莜面栲栳栳是用莜面精工细作成的一种面食,被视为“太原十大面食之一”。在方言中,“栲栳”即笆斗(用柳条编成的斗),由于这道面食远看像笆斗,人们便用栲栳形容它了;同时,莜面栲栳栳近看又像蜂巢,所以老百姓也称其为“莜面窝窝”。
历史莜面栲栳栳,是山西中北部高寒地区民间的家常美食,现在已作为杂粮小吃在饭店酒楼大受欢迎。其制法、名称来历,要追溯到1400年前的隋末唐初。民间相传,唐国公李渊被贬太原留守,携家眷途经灵空山古刹盘谷寺,老方丈特制了这种莜面食品以款待。李渊问:“手端何物?”老方丈答:“栲栳栳”。栲是植物的泛称,栲栳指用竹篾或柳条编成的盛物器具(《辞海》)。唐寅有诗云:“琵琶写语番成怨,栲栳量金买断春。”看来当时方丈是以手端的小笼屉作答了。后来李渊当了皇帝,便派老方丈到五台山当住持。老方丈带领众僧赴任,路过静乐县,看莜麦初收,便把莜面栲栳栳制法传给当地。再后来这种民间面食传遍了晋、陕、蒙、冀、鲁等地,成为北方山区人民的家常美食。
民间还有一种说法,相传李世民父子在太原起兵,用的就是这种面食犒劳三军,一举建立大唐王朝,“栲栳”是由“犒劳”一词流变而来。此是民间传说,但莜面栲栳栳在山西民间除了是家常美食外,确实还有犒劳亲朋贵宾之意。在雁北和吕梁山区,人们赋予吃莜面栲栳栳以“牢靠”、“和睦”等美好象征。每逢老人寿诞、小孩满月或逢节待客,多以此进餐。山区有些人家婚配嫁娶时,新郎新娘也要吃,意谓夫妻白头到老。年终岁末时更要吃,以祈全家和睦、人运亨通。莜面栲栳栳早已是整个山西的“美食标签”之一了。
莜面栲栳栳,工艺讲究,成形美观与口感劲道完美结合,加上“羊肉臊子台蘑汤,一家吃着十家香”,便成了地地道道的美食。就连康熙皇帝朝拜五台山时,也以品此为人生快事。发展莜面栲栳栳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
在隋朝末期,莜面栲栳栳还叫做栲栳栳,制作原料也五花八门,可以由各种面粉来进行制作,只是由“栲”这种植物编制而成的竹蒸笼蒸制成的简单面食,人们在吃栲栳栳的时候,充其量也只是撒上一些葱花或芝麻等调味品来提香,这也是最原始的栲栳栳。到了李渊建国的时候,那位曾经接济过他的方丈带着众僧前往新的岗位赴任,途径静乐县的时候,恰好当地的莜麦成熟,已经到了收割的时候。方丈就将栲栳栳的制作方法传授给当地的居民,发现用莜面制作而成的栲栳栳口味更加清甜不腻,加之莜面食用后不容易使人感到饥饿,于是莜面就取代了其他面粉,成为栲栳栳的重要原材料,栲栳栳也就变成了莜面栲栳栳。再加上原在太原的人们因为战争或饥荒等各种因素不断迁徙,所以莜面栲栳栳的制作手法开始散播到整个中原大地,也正是出于这个原因,所以人们在食用莜面栲栳栳的时候,总带着一丝对故土的怀念和追思,栲栳栳也就成为思乡的重要载体。发展到今天,饮食文化愈加多元,饮食结构也愈加复杂化,人们在追求饱腹的同时更注重的是食物本身的鲜美和营养。因此不管是从加工原料还是加工手法上来看,莜面栲栳栳在现代也发展得更加精细。这主要体现在现代的人们采用更加先进的工具来对莜麦进行加工,在蘸料的选择上也跳出了葱花、芝麻等传统调味品的窠臼,出现了类似于番茄酱、羊肉卤味等口味更加独特的蘸料,既满足了不同人对不同口味的需求,又使得栲栳栳这道美食更加丰富。
01 制作原料
莜面、白面少许、肥瘦羊肉、食油、花椒、干辣椒、酱油、精盐、葱、姜、胡椒粉、香菜
02 做法
1、打卤:将羊肉剁成粒。
2、炒锅放素油烧热,放花椒,投入姜,葱末,煸出香味,放入肉末炒至八成熟,投入酱油,精盐,辣椒末和鲜汤,胡椒粉改小火煨至羊肉酥烂即成浇头。
3、将莜面倒入盆内加适量白面搅匀,倒入开水烫面,边倒水边搅拌,趁热揉成若干个小面剂,逐个在铁皮案上推成猫舌状,长10厘米,宽5厘米的薄片,用右手揭起搭在二拇指上,卷成中间空的小卷,竖在蒸笼里,依次摆放,上急火蒸15分钟。
4、将栳栳盛在碗里,浇入卤汁撒上香菜末即可食。
03 制作要点莜面窝窝的制作技巧有三:一和面、二搭卷、三掌握火候。和面:莜面必须滚沸的开水和面坯,开始和面边倒水边搅拌,使莜面雪花状时,也就是面盒内只有十分之一的干莜面,稍凉即可用手和成面团。搭卷:用湿布盖住面团稍许时间,揪成小块再放入蒸笼里蒸熟取下,趁热搓条,揪成猫舍形状的又薄又匀的片儿,接着用手揭起搭在二拇指上卷成筒形。掌握火候:将莜面窝窝一个挨一个整齐地排立在已备好的蒸笼上,象蜜蜂巢一样,放在沸水锅上蒸。蒸时要注意火候,火候不到“栲栳栳”不熟,吃着带沙感;蒸得过火了“栲栳栳”则软瘫立不起来,吃时则无筋,味欠色减。
http://www.pingyao.gov.cn/zwgk/bmxxgkml/zfbm1/42whhlyj/fdzdgknr39/whlyjzdgz42whhlyj/whlyjczgc42whhlyj/content_125471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