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遥小吃美食包皮面
包皮面,是山西民间最具智慧的粗细粮合一的面食品,既有白面的细腻口感,又有粗粮的营养,极具山西特色。在平遥,美食往往与节日、季节是相联系的。什么节日吃什么美食,什么季节吃什么美食,那是有讲究的。比如夏天时月,农活多,出汗多,䄻黍面吃多了,口干舌燥心火旺,就需要吃些清凉爽口的面食。白面缺乏,怎么办,平遥的婆姨们有的是办法。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平遥百姓的碗中多以高粱面和玉米面为主,高粱面糊糊、高粱面鱼鱼、玉米面窝窝、玉米面煮疙瘩等等,吃得人烧心呕酸,见了就头疼。因此,男人们从地里劳作回来,看到吃食,常常埋怨:又是窝窝、咸菜,就不会有点儿新花样?女主人怼回去:你来做,谁家不是这样。说归说,女主人还是精心改善着手中的面团。包皮面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制作出来的。包皮面的出现,既解决了口感不好的问题,也解决了观感不好的问题,增加了人们的食欲。在那个时代,能吃上一顿包皮面就算改善伙食了。
民间面食制作的主体是我们的奶奶们、妈妈们、姐姐妹妹们,她们在长期与大自然搏击的斗争中,不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用手中这一团面制作出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品种,让自己的家人和孩子,即便是粗粮也吃得顺口,吃得高兴。她们改变形状,改变工具,改变制法,让我们的碗中有了花花样样的面食品种,才有了各种让人终生难忘的乡愁。
包皮面就是平遥乃至山西婆姨们智慧的一种体现。包皮面,平遥又叫包皮皮、夹心面,百姓戏称“金裹银”。即用白面包裹高粱面、玉米面或豆面切成面条煮熟食用。这种面食不光在平遥,在晋中、吕梁、忻州等地也非常普遍。但由于各地物产和食俗不同,所包的面种和吃法也不太相同。在平遥、介休、汾阳、孝义、祁县一带常吃“红面包皮”,即白面包高粱面;阳泉市、盂县、平定县一带常吃“玉米面包皮”;而忻州市、原平市一带历来喜吃“荞面包皮”“红面包皮”和“玉面包皮”。食时一般浇配各种荤素浇头,以盖浇为主。
关于包皮面,民间还留有这样一个传说:相传古代晋中有位婆婆在家务活上经常给儿媳妇出一些伤脑筋的“难题”。一天,她让儿媳用白面和豆面擀面条,条件是不能将两种面事先和匀,而在吃的时候要有均匀感。这位聪明的媳妇并没有被婆婆的题目所难倒,做成了两种面粉组成的包皮面。包皮面体现了山西妇女的匠心和巧心,她们在漫长穷苦的岁月里,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利用并不丰富的食材,做出了令人称道的各种面食,包皮面无疑成了她们匠心和巧心的代表作。
包皮面的名称是以做法命名的,这是山西面食最常见的命名法。其做法极富巧思和智慧。在那个以高粱面和玉米面为主的年代,白面十分短缺,因此,粗细粮搭配,口感和食欲都有了。有的人总结说,吃包皮面是含泪的微笑。
这里记录一下做法。所用原料,高粱面与精粉白面比例4:6。用温水将精面粉和起,用热开水将高粱面搅拌和起,饧10分钟备用。把和好的精面粉面团用擀杖擀成一指后的圆形面剂,把高粱面团用手团成一球型面蛋,放在白面剂子上,用手把白面揉捏成燕窝状包住高粱面面团,收口压扁,上案板擀成约0.2厘米厚的薄片,用刀切成面条状或,或斜旗旗(菱形面片),或者切板板形,下锅煮熟即可食用;可同时煮几棵油菜。由于高粱面和白面叠加在一起,加上绿色的油菜,一碗面条里红、白、绿相间,风情万种,引人入胜,逗人食欲,浇上自己喜欢的“调和”,顿时胃口大开,饥饿难耐,吃了后保准会说:真正美吃煞了。包皮面正是因为这种亦粗亦细的色泽与口感,成为人们喜欢的风味面食。
除了面条本身,包皮面的浇头更重要,荤素汤卤做汤头盖浇面食用,吃的时候放上葱、姜、蒜、香菜调味,颜色透亮好看,十分的美味。对了,千万别忘了加几滴陈醋、一勺辣椒椒,再加几瓣蒜。这才是真正的平遥味道。
有人说,想吃地道平遥面食,要到平遥人家的炕头上吃,而不能去饭店,在饭店尽管干净卫生调味全,但却缺少了人间的烟火气;只有坐在百姓的炕头上,吃着面,就着老咸菜,才能看到烟火色,吃到妈妈味道,感到人间亲情。这话一点儿不假。平遥面食,乃至山西面食,品种多,花样多,绝大多数来自民间锅头,都是婆姨们在与大自然抗争的过程中发挥巧思才智总结发明的。因此,从和面、刀工、浇头,一直到每一个细节,一代传一代,代代传承,成就了平遥面食根植于民间的特点。有人这样总结说:坐在炕头前,细嚼平遥面;拉条掐疙瘩,赛过活神仙。
http://www.pingyao.gov.cn/zwgk/bmxxgkml/zfbm1/42whhlyj/fdzdgknr39/whlyjzdgz42whhlyj/whlyjczgc42whhlyj/content_135056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