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夜越有神 发表于 2024-3-26 20:41:34

吃在金华-春天的第一口清明粿,你吃了吗

草长莺飞的3月,几场春雨过后,鼠麴草、艾草如夜雨春韭,窸窸窣窣染绿田间,摘下揉入米团做清明粿,包进或甜或咸的馅料,咬上一口,满口香甜软糯,仿佛拥抱了整个春天。
这是文化传承更是爱的延续3月4日早上8点半,下官桥菜市场的早市还没散,几名农户提着篮子叫卖鼠麴草、艾草。路过的人驻足询价,鼠麴草10元/斤,艾草5元/斤,如果买得多,还可以再便宜。有些人称上几把带回去,准备周末做清明粿。清明节为什么要做清明粿?何一琪的母亲认为这是一种传承。何一琪的老家在兰溪市香溪镇前旺村,每年他都要回老家陪父母做清明粿。每次他的母亲都会做4种颜色的清明粿,红、白、青、黄。白色是米粉团的原色,红色是加入了代表吉祥如意的“洋红”,青色用的是鼠麴草,黄色用的是红糖调色。不同颜色清明粿的馅料也不同,有甜有咸。甜的是红糖芝麻馅,咸的选择就会多一些,春天多野菜,他们会采一些香味十足的胡葱,跟肉末一起炒成馅。兰溪人喜欢吃“陆笋”(兰溪方言)和豆腐干,何一琪家还会做“陆笋”酸菜豆腐干馅的清明粿。所谓“陆笋”,就是将新鲜的冬笋煮过以后,用石头压实,再用机器切成薄条。“这种笋吃起来口感更嫩。”不管哪种口味,何一琪觉得都是自己清明时节的舌尖记忆。平时,何一琪在金华上班。每年做好清明粿后,母亲都会给他带上一些。清明粿不仅可以蒸着吃,还可做煎粿,热油下锅,小火煎到粿皮焦黄,表面香脆。一口下去,脆的糯的,咸的鲜的,味道极美。32岁的陆海月是温州文成人,2013年嫁到金华。她的公公婆婆家在汤溪,每年到了3月,他们就会拎着篮子去田间树下四处寻找野生鼠麴草。采摘了这么多年,陆海月总结出一些经验,长在树荫下的鼠麴草比较嫩,细长;享受充足阳光的会比较粗壮。她喜欢生长在阳光充足处的鼠麴草,更香。因为丈夫喜欢吃清明粿,他们会多采一些鼠麴草,焯水放凉后,装到保鲜袋里冷冻,什么时候想吃就拿出来做。“婆婆也会在清明节前把清明粿做好给我们送过来。”对陆海月来说,做清明粿除了是一种文化传承,也是一种爱的延续。这是美食的力量更是文化的力量“清明节我只做过青团,没做过清明粿。”到了春季,永康的孙苗也会去田间摘鼠麴草做青团。在她看来,虽然用的材料一样,但清明粿一般是将装足馅料的大胖团子放入粿印,用手掌轻轻按压而成。而她做的那种球状的,里面装有笋、咸菜和肉末的,她称之为“青团”。那么,清明粿跟青团真的有“大不同”吗?刘根华是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的烹饪教授,也是浙中“百县千碗”研究院院长。他表示,清明粿也叫“青团”,两者只是叫法不同而已。据他介绍,本地传统的清明粿米粉皮主要有两种,一种加入鼠麴草,一种加入艾草。不管是加哪一种,作用都差不多,不仅能增色、增香,还能增加米粉团的韧性,易于成型。相较而言,加入艾草的清明粿颜色更亮丽一些,加鼠麴草能让米粉团更有韧性。馅料方面,本地清明粿以甜、咸为主,甜的多是芝麻白糖、豆沙馅,咸味中的“翘楚”还得是春笋馅,春笋切丁,与雪菜、肉丝炒香,食材的鲜香瞬间“燃”起来。除了这些,我们这边还有一种“松花粉清明粿”。“是米粉皮外附着松花粉的清明粿?”记者之前在宁波见过当地有一种“松花金团”,清明粿表皮附有一层松花粉。刘根华说,并不是。我们这边的松花粉清明粿主要是在糖馅里加松花粉,这样更易于保存。“现在松花粉少了,做的人也少了。”在形状上,金华较为常见的清明粿是饺子形的,还有孙苗说的球形、何一琪妈妈做的印花形。“磐安还会将清明粿做成三角形,不管以哪种形式出现,意义都一样。”刘根华说,现在的清明粿多有创新,但只要没有丢失传统文化,符合时代发展潮流,传统美食就会有更长久的生命力。“不管馅料怎么变,我们一看到清明粿,还是会联想到‘清明时节雨纷纷’,知道缅怀感恩的时节到了。这不仅是食物的力量,更是文化的力量。”
http://www.jinhua.gov.cn/art/2022/3/7/art_1229159916_60234789.html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吃在金华-春天的第一口清明粿,你吃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