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阴县富硒特色小吃产业发展对策与思考

2024-2-10 13:09 来自 学做小吃 发布 @ 小吃信息

汉阴县富硒特色小吃产业发展对策与思考 汉阴县粮食局  小吃办 汉阴饮食文化,历史悠久,在陕南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是汉阴的一大比较优势。今年,在学习考察福建沙县小吃产业发展的基础上,汉阴县政府发布了《关于加快培育汉阴特色小吃产业发展的决定》,拉开了汉阴小吃产业化发展的序幕。发展汉阴富硒特色小吃产业,既要正确认识汉阴的优势,又要充分考虑各种制约因素;既要准确判断产业发展的现状,又要坚定产业发展决心,认真研究和探索产业发展对策,促使发展目标顺利实现。一、关于富硒特色小吃产业的概念需要说明的是,“富硒特色小吃产业”中的“小吃”,不是通常的概念,不是单指炕炕馍、油炸米饺、凉粉、凉皮等小吃,而是因小吃易于引起消费者联想,且饮食业居产业链的末端,所以用其作为汉阴特色饮食的代称。从产业经济角度理解,“富硒特色小吃产业”涉及的产品,包括食品原料、初加工及复制品、即食食品、小吃和正餐,还包括野生食料和药膳。二、富硒特色小吃产业资源状况据调查,汉阴富硒特色小吃产业资源呈现四大优势,同时也存在着困扰资源优势发挥的矛盾和问题。1、丰富的物种资源优势。汉阴北依秦岭,南靠巴山,处于南北过渡地段,山、川、丘陵兼具,物种繁多,计农作物30余种、林木300余种、中草药250多种、牧草80余种,还有花卉及水生植物数种、动物十余种。正因为物种资源的极其丰富,才造就了汉阴饮食的纷繁复杂、丰富多样。但是物种呈零散分布,能够大批量采集利用者很少。同时由于物种保护的需要,也不可能大批量采集野生动植物资源和破坏动植物生存环境。故此,开发利用面临着规划、技术、成本等方面难题。2、优质硒资源优势。硒是人体生命必需的微量元素,而全球有40多个国家属于低硒或缺硒地区,中国有72%的县(市)低硒或缺硒。据安康市富硒食品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安康学院2010年发布的《安康市富硒资源普查报告》,安康市富硒地层厚度达40~50米,硒浓度适中,同时还伴生锌、锶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不含毒素元素。富硒区域生产的主要农作物95%以上富硒,且其硒含量显著高于一般地区,是补硒的最佳途径。汉阴县处于安康“优质、环保、安全”的富硒区域之中,土壤平均含硒量达0.6045mg/kg,50%土壤硒含量达到中硒(0.2mg/kg)以上水平,27%土壤达到高硒(0.4mg/kg)水平。在人们对“硒”的认识逐步深化,健康需求普遍增强的今天,“硒”成为汉阴县的重要优势资源。但由于境内富硒资源呈蜂窝状分布,而山地多,资源开发利用难度较大。自2009年安康市政府实行富硒食品专用标志管理办法以来,我县仅有5户企业、5种产品获准使用“中国安康富硒食品专用标志”。3、特色饮食文化优势。民以食为天,饮食始终伴随着人类历史,饮食文化与人类文明共同进步。汉阴历史悠久,饮食文化源远流长。阮家坝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陶鬲、瓮、钵等、杨家坝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细泥

免责声明:

本平台旨在开源共享精神,请勿发布敏感信息,任何违法信息我们将移交公安机关;

上一篇: 暂无上一篇

下一篇: 糌粑是如何制成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