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在钓鱼台设“家乡菜”以羊肉泡馍、肉夹馍和biangbiang面款待连战夫妇经媒体曝光后,陕西风味小吃一下走红全国。作为陕西风味小吃发源地之一,咸阳人的饮食风俗也受到广泛关注。咸阳风味小吃历史悠久,品类繁多,色香味全,享誉国内外。编入《中国菜谱》(陕西卷)的就有上百种。故有“咸阳小吃,中华美食”之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十种著名风味小吃,是到咸阳旅游的国内外朋友必吃的美食,尤其是每道风味小吃背后悠久感人的传奇故事,更是咸阳人茶余饭后走南闯北永远都说不完的自豪与幸福。 一曰酸汤面 咸阳人嗜好吃面,几乎到了每饭无面不足、无面不饱的程度。其中最以乾县“酸汤面”而著名。酸汤面,也叫浇汤面,有人称哈水面,又叫一口香。这种面是只吃面不喝汤,但其味则酸中带辣。酸汤分绿汤和红汤两种。绿汤以青菜为飘菜,红汤以辣油为飘花,红艳艳的辣油要盖满碗沿。 当地招待女婿时有几句顺口溜:“丈母娘,心肠厚,辣子油,吹不透”。乾县酸汤面是中国面食一绝,特别在关中西部影响很大,农村逢年过节或遇红白喜事,都以它招待宾客。其特点有九字令概括:“薄筋光,煎稀汪,酸辣香。”薄、筋、光是指擀出的面条应达到的质量;煎、稀、汪是要求汤烫、汤宽、油多;酸、辣、香是指调味之美。酸汤面的臊子,须用猪肉,带皮切块,碎而不粥。 近几年,酸汤面要用乾县挂面做主料才算正宗。乾县挂面以条细匀称、色泽光亮,筋柔味美而闻名,吃起来顽筋筋、粘胶胶、丝细味香,是人们馈赠亲友和招待宾客的上乘食品。当地长期流传着一首童谣:“房檐水,打线线,舅舅来了吃啥饭?大肉臊子下挂面,扑哧扑哧两大碗……”。 二曰biangbiang面 相传,清朝康熙皇帝假扮商人巡查陕西时,在一百姓家中吃到此面,康熙十分喜欢,称赞不已,并询问其做法。康熙回京后命御膳房进行烹制,却制作失败,故诏令进京为其做面。此面也因此名震天下。biangbiang面是陕西关中民间传统风味面食,特指关中麦子磨成的面粉,通常手工拉成长宽厚的面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