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夸张地说,在众多青海人的成长岁月里,有一种记忆是和洋芋(土豆)有关。 在蔬菜极为匮乏的年代里,青海人冬储洋芋就如同北京人冬储白菜一样。每年秋收后,不管在农村还是城市里,家家户户都会储上几十斤到几百斤不等的洋芋,度过漫长的冬季。 还记得儿时,每年在秋收后或春耕前,在村庄的巷道里或城市的大街小巷,“卖洋芋、卖洋芋”的吆喝声阵阵传来,只见朴实的青海庄稼汉拉着自家的洋芋沿街叫卖,希望增加一份家庭收入。 如今,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也很少看到拉着一整车洋芋卖的商贩,但青海人与洋芋结下的那种深情却绵绵流长。炒着吃、焪着吃、土豆丝、土豆片、洋芋酿皮、洋芋熬饭......勤劳智慧的青海人赋予了洋芋花样繁多、各具美味的做法,将这种情怀转化为了餐桌上的美食。 青藏高原气候独特、日照充足,产出的洋芋淀粉含量较高。而今,随着青海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青海人便把以洋芋为主的美食搬到了大餐厅、农家乐的餐桌上,成为青海地方美味,“热销”旅游大餐桌。 炒出的洋芋情怀 炒洋芋,是大家吃过的最常见的做法。在青海,有炒洋芋丝和炒洋芋片两种。 炒洋芋丝,通常被大家习惯的称为酸辣洋芋丝,一道最家常的青海“土菜”。当一盘酸辣洋芋丝端上餐桌后,形状丝丝均匀,外形晶莹透亮,加之红绿辣椒丝的点缀,就有一种恨不得一个人吃光所有的冲动。因为实在老少皆喜爱、四面八方客人都钟情的美食,炒洋芋丝也在不觉间被大家一致推举为最受欢迎的“国菜”。 切片炒出的洋芋,被青海人习惯的称之为家常洋芋片。我想炒洋芋片在很多人的儿时记忆里,应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