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老式面点“倚老卖老”,火了!

2024-2-24 23:13 来自 请不要拆穿 发布 @ 小吃信息

快节奏的现代生活,让人们习惯了在这种节奏下生产出的各种食品。虽然这些食品花样繁多,色泽诱人,但因为少了很多工序,让品尝咂摸的感觉荡然无存。而用传统工艺制成的老式面点,凭借纯手工和缓慢落后的工序“倚老卖老”,正以人见人爱的姿态占领市场。
  馓子被当成礼物出省出国  很难想象在物资充盈的今天,还有人肯排两三个小时的长队,只为买味蕾习惯了的传统面食——馓子。事实是好那一口的人,真就愿意受那个累。  1月14日,一个普通的日子,前往吉成馓子坊的人时有出进。来客中有老人,有年轻人,他们或选购馓子,或购买各类“花花”。店员王娟说,馓子是少数民族和汉族面食中的佳品,它以方便食用、口感好、耐存放等优点,成为很多人早餐和正餐前的首选。遇到重要节日,来她家店里购买的人要排队才能买上。  王娟说,好馓子色泽黄亮,干吃香脆可口,泡过牛奶后入口即化,不论当早餐还是当加餐,入口都回味无穷。现在,青海馓子不但在省内吃香,甚至被当成礼物带出国门。  袁家酥饼重出江湖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能吃到浸满油香味、裹着红糖酥粉的老和平酥饼,对西宁人真是一件奢侈的事。随着和平餐厅的关张,曾经留在小伙伴唇齿间的那抹香甜一度消失。  如今省城市场上,能买到老和平酥饼的也就六七处。这些酥饼按顾客需求多少,统一被装进冠以“袁家酥饼”的塑料袋里,购买者多是回头客。袁家酥饼的制作人袁晓明说,婆婆董玉兰曾是和平餐厅做酥饼的员工,自己是2000年从婆婆那儿学到这门手艺,并将酥饼大规模

免责声明:

本平台旨在开源共享精神,请勿发布敏感信息,任何违法信息我们将移交公安机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