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面是一种手工制作的面条。二尺来长,细如发丝。它虽没有现在小店里卖的面条那么光洁白嫩,但口味却胜过十倍,无论是蒸还是煮,都让人觉得香气氤氲,味鲜无比。
挂面的制作比较复杂,工序较多。先将小麦淘沙、洗净、晒干,然后用石磨磨粉。过去推石磨是一件非常吃累的苦力活,用两根三尺来长的圆木绑在磨手上,两个健壮的劳力将圆木横在胸前,绕着斗笠般大小的石磨做逆时针方向推磨。尽管两个人一天到晚马不停蹄地推呀推,推得晕头转向,可一天下来也不能磨出几十斤面粉。不像现在的磨粉机出粉快,眨眼工夫,一袋小麦就磨完了。用石磨磨出的粉,麦麸夹在其间,须用筛箩过滤,筛去麦麸。新鲜的面粉就准备好了。石磨磨出的面粉,有筋道,做出的面条有原始的麦香味,久煮不糊。
揉面是制作挂面最辛苦而且又最为复杂的一道工序。兑水和拌盐是关键的环节。水倒多了,面和稀了,面条搬不上架,水兑少了,面坨硬了,拉不动。拌盐也是如此,要咸淡适中。视每次面粉的数量,还要根据季节的不同,按一定的比例,适时增减盐的数量。天刚亮,做面师傅就得起床,用秤称好头天磨好的粉,倒入面钵,按比例将精盐拌入面粉,加冷水调和,用手不停地使劲揉搓。将面粉揉成了一个软软的大面团。
吃过早饭,制面人在面箱前摆两条长板凳,将面钵里的面团拉直、拉长,一截一截地绕在两根筷子粗的竹棍上,放进面箱里。然后,搬出面架,放到太阳底下,面架上有许多小孔,将面箱里的面棍一根根地插入面架孔,稍后,慢慢地用力拉扯面棍,面棍上的面条越扯越长,越扯越细。就着太阳晒干。远远望去,如一条条白色的长毛巾悬挂在空中,煞是招人惹眼。到了半下午,面条就可以下架。
制面人将竹匾放在地上,小心翼翼地将面棍从面架上取下来,一层层地铺在竹匾里。这时,来买面或用小麦换面的人,拎着笸箩,迫不及待地将面条装入笸箩,待师傅过秤之后拎回家去。
粮食紧缺的年代,挂面虽然好吃,但人们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去买挂面,或用麦子换挂面的,除非是为了送亲戚家的月子礼、做屋礼、生日礼,或是家里来了贵客,主人为了招待客人,才舍得下一碗挂面,煎一个鸡蛋饼。客人吃到有煎鸡蛋饼的挂面感到非常的满足。
如今,生活富裕,在超市里能买到各种各样的精细面条,但吃起来鲜香可口、筋道有味的还是挂面。人们每逢喜庆的日子,都要下一碗面条,过生日的时候吃面条叫吃长寿面,坐月子时吃面条叫月子面。饭店里有炒面、蒸面、煮面、凉面,风味、口味各不相同,等着人们去品尝。
https://www.thx.gov.cn/zjth/thms/200149603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