笋是山区特有的资源,也是历史悠久的天然食材。唐代就有“司竹监掌植竹苇,岁月笋供尚食”的宫廷食俗。清代袁枚的《随园食单》专门记录了天台山僧制作笋油的过程:“笋十斤,蒸一日一夜,穿通其节,铺板上,如作豆腐法,上加一板压而榨之,使汁水流出,加炒盐一两,便是笋油。其笋晒干仍可作脯。天台僧制以送人”。天台山以笋为原料制作笋茄的工艺发端于盛唐,为历代僧道所喜爱,有素食佳品、山中极品的美誉。它是冬季大自然的馈赠,也是山间特有的原生态调味品。 冬季万籁俱寂的山野里,下过雪的高山平原,熟谙气候变化的山民扛着锄头开始进山挖笋。厚厚的土层中不经意冒出一个个细细的笋尖,有些还悄悄躲藏在土层中。竹林繁殖能力强,一整片山林的竹子以竹根组成网络,挖笋不仅劳累辛苦,更考验体力和耐性。有经验的山民会事先观察地形,俗话说“挖笋无法,全靠会刮”,刮就是找准竹根,顺着走势用锄头挖开,小的芽头留着,大的挖去。得益于高海拔气候和地理优势,北山一带出产的笋质佳良,是不可多得的绿色山野食品,为岁末餐桌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能量,与天台小吃搭配,加入冬笋的饺饼筒香气四溢,包裹着冬笋丁的扁食馅五色俱全。到了万物复苏的春季,尤其是清明过后,笋开始拔节似地往上长。挖出的鲜笋如不及时食用,表面容易泛黄、腐坏,于是人们剥去笋皮、加盐煮笋,并进行反复晾晒和烘干。长时间蒸煮使竹笋中的纤维素得到全面转化,更易被人体吸收。制作好的笋干外表像茄子,故称“笋茄”,笋尖是其中最鲜嫩的部分。石梁一带的农家有制作腌菜笋的习惯,将腌制的大白菜切碎,加上笋片加盐同煮,晒干,食之令人胃口大开,满足了山民们长期食用和保存的需要。 天台山除了拥有大片的毛竹笋产地,各乡镇出产的小笋也同样可入菜。每年四、五月份,三州乡民将满山遍野的细长小笋腌制成咸笋,晒成笋丝、笋干。有些送至农家乐和餐厅,搭配腊肉烹制,也用于炖鸡、鸭和煲汤。在天台美食菜单中,既有大块嚼笋的畅快,也有上汤小笋的甘醇。不论是鲜笋还是笋干,笋食口味千姿百态,“鲜”是不变的底味。 笋因其清洁芳馥的特质,被宋代高僧济公赞为:“若禽之初羽,貌陋而性至善”。石梁镇的大同山里分布着漫山遍野的毛竹,它们在老松苍柏的映衬下伸展着纤长青绿的箬叶,与山林融为一体。“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秋叶落尽时,山中仍有着一抹翠色。人们在品尝竹笋鲜美的同时,也感受着竹带给我们的意韵和人文精神。
中共天台县委党史研究室(地方志编纂室)
http://tzsz.zjtz.gov.cn/art/2022/12/16/art_1229142733_5890488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