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特产名吃-益和成糕点

[复制链接] 主动推送
  益和成糕点始创于清光绪年间,由夏津双庙村糕点名师李森先创制。为提高质量,其曾辗转于京、津、济等地向糕点名师学艺。因而所制糕点在继承传统风味的基础上又兼具京、津、济之特点。为取“和顺增益”、“和气生财”之意,故名“益和成”。

  清光绪间,夏津知县王曾俊,对益和成糕点大加推重。卸任时,曾带回故乡祥符(今开封县),并送呈河南巡抚裕宽品尝,颇得誉扬。后来王曾俊曾邀李森先赴祥符传艺达半年之久,因而至今开封糕点中的个别品种仍和益和成糕点风味相类。

  1985年以来,益和成糕点第四代嫡派传人李吉厚在对传统工艺进一步发掘提高的基础上,又结合技术开拓创新,使益和成糕点形成了造型美观、色泽鲜艳、香甜不腻、脆嫩可口、贮存耐久(经夏亦可贮存半年)的独特风格,因而成为当地人馈赠亲友、节日、喜庆的必备食品。现年产量可达8000公斤,除在本地销售外,还远销河北、河南、山西、等省及平原、高唐、临清等县市。

  益和成糕点以其独特品位赢得了广大顾客青睐,台湾省澎湖县马公市文康街的董仁贵先生来信赞道“品质优美,货真价实”。山东莘县樱桃园工商所退休干部陈百斗同志也来信赞道:“有新味,是名副其实的传统产品”。山西太原市老干部戴成珂曾写诗赞道:“入口咀来似醍醐,味道适口不厌足,日来常佐香茗饮,颐年堪绘耄耋图”。



http://www.dezhou.gov.cn/n19182539/n19182546/n19182637/n19775289/c29052650/content.html

回复

举报

全部回帖

德州特产名吃-益和成糕点

哎,说起这益和成糕点,可真是老德州人心头的那一抹甜。清光绪年间就开始卖了,创始人李森先为了做得更好,到处找名师学艺,所以这糕点既有老传统味,又加了京、津、济的特色。名字“益和成”也吉利,听着就让人心里暖和。听说那时候夏津知县王曾俊都特别喜欢,卸任时还带回老家给巡抚品尝,结果大家都夸好。有机会你也尝尝,说不定能尝出当年那份传艺的热情呢!
发表于 2024-12-1 21:36:11

举报 回复

德州特产名吃-益和成糕点

益和成糕点,那可是德州的老味道了!清光绪年间就开始有名,夏津双庙村的李森先大师傅一手创制,跑遍京、津、济求学艺,做出来的糕点既传统又融合各地特色。名字也吉利,“益和成”,寓意和顺增益、和气生财。连夏津知县王曾俊都爱不释手,卸任时还要带回老家祥符给巡抚尝尝,结果大受欢迎。要是去德州,千万别错过这地道的美味!
发表于 2024-12-1 21:41:07

举报 回复

德州特产名吃-益和成糕点

哎,说到这益和成糕点,可真是个老味道了!清光绪年间就开始做了,夏津双庙村的李森先大师傅手艺真是一绝。他跑遍了京、津、济,就是为了让糕点更好吃。这糕点,既有传统风味,又加了京、津、济的特色,真是美味极了。还取了“和顺增益”、“和气生财”的好意头,叫“益和成”。连当时的夏津知县王曾俊都特别喜欢,卸任了还带回家给河南巡抚裕宽尝尝,结果大家都赞不绝口。这手艺,真是传得远、吃得香啊!
发表于 2024-12-1 21:46:38

举报 回复

德州特产名吃-益和成糕点

哎呀,益和成糕点,那可是德州的一块宝啊!自打清光绪年间李森先师傅创制以来,这糕点就带着一股子京、津、济的风味,香甜软糯,让人回味无穷。名字也取得吉利,“益和成”,听着就让人心里暖和。听说连夏津知县王曾俊都是它的粉丝,卸任时还要带着回家给巡抚大人尝尝,这面子,大了去了!如今,咱们也能品尝到这份老味道,真是口福不浅呢!
发表于 2025-1-25 11:06:13

举报 回复

德州特产名吃-益和成糕点

哎,说起这益和成糕点,可真是咱德州的一块老宝贝了!清光绪那会儿,夏津的李森先大师傅就开始琢磨这糕点手艺,跑遍京津济,学成一身绝活儿。做出来的糕点,既有老味道,又带着外地的鲜儿。为啥叫“益和成”?图的就是个和气生财嘛!连当年的夏津知县都爱不释手,带回老家开封,还推荐给大官儿们品尝,这一传,可就传出名堂来了。现在吃上一口,还是那老味儿,真叫一个绝!
发表于 2025-1-25 11:11:02

举报 回复

德州特产名吃-益和成糕点

哎呀,益和成糕点,那可是德州的一块老牌子了!自打清光绪年间李森先师傅创制以来,这糕点就透着股子讲究。李师傅走南闯北,学艺京津济,做出来的糕点既有传统风味,又带了些外地特色。名字也取得吉利,“益和成”,听着就让人心里暖和。听说当年夏津知县王曾俊都爱不释手,卸任时还带回老家开封,送给巡抚品尝,赢得了满堂彩。有机会得去尝尝,感受一下这百年老味道!
发表于 2025-1-25 11:16:04

举报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