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洋芋,最是情深意难忘

[复制链接] 主动推送
       不夸张地说,在众多青海人的成长岁月里,有一种记忆是和洋芋(土豆)有关。
  在蔬菜极为匮乏的年代里,青海人冬储洋芋就如同北京人冬储白菜一样。每年秋收后,不管在农村还是城市里,家家户户都会储上几十斤到几百斤不等的洋芋,度过漫长的冬季。
  还记得儿时,每年在秋收后或春耕前,在村庄的巷道里或城市的大街小巷,“卖洋芋、卖洋芋”的吆喝声阵阵传来,只见朴实的青海庄稼汉拉着自家的洋芋沿街叫卖,希望增加一份家庭收入。
  如今,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也很少看到拉着一整车洋芋卖的商贩,但青海人与洋芋结下的那种深情却绵绵流长。炒着吃、焪着吃、土豆丝、土豆片、洋芋酿皮、洋芋熬饭......勤劳智慧的青海人赋予了洋芋花样繁多、各具美味的做法,将这种情怀转化为了餐桌上的美食。
  青藏高原气候独特、日照充足,产出的洋芋淀粉含量较高。而今,随着青海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青海人便把以洋芋为主的美食搬到了大餐厅、农家乐的餐桌上,成为青海地方美味,“热销”旅游大餐桌。
  炒出的洋芋情怀
  炒洋芋,是大家吃过的最常见的做法。在青海,有炒洋芋丝和炒洋芋片两种。
  炒洋芋丝,通常被大家习惯的称为酸辣洋芋丝,一道最家常的青海“土菜”。当一盘酸辣洋芋丝端上餐桌后,形状丝丝均匀,外形晶莹透亮,加之红绿辣椒丝的点缀,就有一种恨不得一个人吃光所有的冲动。因为实在老少皆喜爱、四面八方客人都钟情的美食,炒洋芋丝也在不觉间被大家一致推举为最受欢迎的“国菜”。
  切片炒出的洋芋,被青海人习惯的称之为家常洋芋片。我想炒洋芋片在很多人的儿时记忆里,应该是那时最常见的早餐或者午餐。
  在青海人魏晓玉的记忆力,吃过最美味的炒洋芋片,当属小时候奶奶在那口农家灶台上的大铁锅里炒出来的。她说,奶奶炒的洋芋片是她至今吃过味道最地道,也是最可口的炒洋芋片。
  炒洋芋片,在炒的过程中可根据自己的口味放入调味料,很常见的一种就是锅内倒入适量菜籽油,将洋芋片揽入锅中后根据自己口味,放入适量的盐、花椒、酱油、辣椒面等。还有一种做法,就是在炒洋芋片时,只放入适量的盐,炒出来的洋芋片味道很纯很地道。
  为了让炒出的洋芋吃起来更加糯香,一定要先用大火炒,然后改用中火焖熟,只要掌握好火候,炒出来的洋芋一定是一盘吃了就忘不了的美味。
  焪出的洋芋情怀
  除了炒着吃,在青海还有一种常见的洋芋吃法,就是焪着吃。
  焪洋芋,选用的锅很重要,要么是农家灶台上的大铁锅,通过麦草加热焪熟;要么就是铝锅,放在炉火上慢慢加热而熟。无论是哪种,选洋芋是焪熟出锅后的洋芋是否好吃的最重要工序,就是一定要选用洋芋表面麻点比较多的,据说这种洋芋品种比较好,焪熟后因淀粉含量较高,吃起来更香。
  焪熟的洋芋一经端上餐桌,大家首先就会说,我要挑个有“焦巴”的。就是在焪的过程中,放在锅的最底部,与锅底相接的那一块因长时间烤制,外面泛出金色,吃起来,既酥又脆,所以成了大家的首选。
  在青海,还有一种焪洋芋的方式被很多人叫做烧窑,就是以大地为锅焪熟的洋芋。
  对从小在农村长大的张延军来说,烧窑就是他们常说的“焪地锅”。他说,其实“烧窑”很简单,就是在一块平整的土地上,先挖一个直径大概30厘米左右的土窝作为锅,旁边凿出直径大概20厘米的洞作灶,再垒上小土块。将土块烧的遍体通红后,放入洋芋,将土块剁碎焖在洋芋上方及周围。
  约一小时功夫,“地锅”里的焪洋芋便出锅了,通体焦黄,吃起来酥香可口。
  翻新的洋芋情怀
  洋芋在青海人的生活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位置,所以勤劳的青海妇女们在长期的生活中,也让洋芋“翻新”出了很多不同的吃法。
  洋芋酿皮,作为青海美食之一,就是将洋芋淀粉和面粉按一定比例调成面糊,再舀入铝锅内烙熟,本是一勺白色的面糊,出锅后就变成了一张金黄的洋芋酿皮。
  洋芋津津,虽看外表发黑,但吃起来劲道、爽滑。东北人陈静吃过青海的洋芋津津后说:“这道菜应当是我在青海吃过最好吃的一道美食”
  洋芋津津应当是绝大多数青海妇女会做的美食,在“茶饭”方面堪称高手的陈秀告诉记者,洋芋津津的制作工序比较繁复,它是以洋芋为主原料,先将洋芋去皮后磨碎,然后选用一块干净的纱布挤干水分,然后待沉出淀粉后又和到已磨碎的洋芋中,放入适量调味料,拌匀后摊到铝锅里烙熟。等出锅后,切条再放入油锅中炒,加入蔬菜、辣椒丝等,一道美味的洋芋津津便出锅了。
  关于洋芋的情怀,应当在西宁市湟中县拦隆口镇的卡阳村诠释得淋漓尽致。
  这个昔日贫困村,依托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悠久的农耕文化,如今发展为全省闻名的乡村旅游示范村。无论村庄的面貌发生了多么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村民们却不忘这种青海人记忆里的“老情怀”,在依托旅游业发展起来的农家乐里,家家户户的菜单上都少不了和洋芋有关的“青海土菜”。
  如果你想念洋芋的美味,那就来卡阳,走进农家乐品尝那道在青海“经久不衰”的美味,忆往昔那些和洋芋相关的峥嵘岁月。
  来“尖尖”一盘“国菜”洋芋丝,独享一大碗炒洋芋片,挑一个又一个带“焦巴”的焪洋芋,点一份酸辣可口的洋芋酿皮......小小土豆、亦称洋芋的农产品,长期以来技艺自然传承百变的做法,不仅成了青海人的厚爱,而且成了来青游客口齿留香、回味不尽的首道大众美味。(宋明慧)

http://www.qinghai.gov.cn/dmqh/system/2017/03/09/010254915.shtml

回复

举报

上一篇: 炕羊排焖深情

下一篇: 青海尕面片

全部回帖

青海洋芋,最是情深意难忘

说起青海洋芋,心里头那个暖啊!小时候,冬天就靠这洋芋过冬,跟北京人的大白菜似的,家家户户都得囤点。秋收后,满街都是“卖洋芋”的吆喝,庄稼汉们拉着车,满脸希望地盼着多卖点,给家里添点收入。现在日子好了,洋芋车少了,但那份感情还在。炒着吃、焪着吃,土豆丝、土豆片,还有洋芋酿皮、洋芋熬,都是青海人心头的宝贝,情深意长,忘不了啊!
发表于 2024-12-2 15:41:42

举报 回复

青海洋芋,最是情深意难忘

说起青海洋芋,心里头就暖洋洋的。小时候,那可是咱们餐桌上的常客,冬天离了它可真不行。记得每到秋收,家家户户都像囤宝贝似的,把洋芋堆得满满当当。小巷里、大街上,“卖洋芋”的吆喝声,别提多亲切了。庄稼汉们拉着车,满脸都是希望。现在日子好了,洋芋不再是主角,但那份情分,炒着吃、焪着吃,还是土豆丝、土豆片,或是洋芋酿皮、洋芋熬,都在心里头,忘不了,放不下。
发表于 2024-12-2 15:46:00

举报 回复

青海洋芋,最是情深意难忘

说起青海洋芋,心里头就暖洋洋的。小时候,那可是咱们餐桌上的常客,冬天囤上几大袋,变着花样吃,从炒土豆丝到洋芋酿皮,每一口都是满满的幸福感。记得巷口老汉推着车卖洋芋的情景,吆喝声里透着质朴和温情。虽然现在日子好了,洋芋不再稀罕,但那份对洋芋的深情,却像老照片一样,永远珍藏在心底。时不时来顿洋芋大餐,还是那个味儿,还是那份情。
发表于 2024-12-2 15:51:30

举报 回复

青海洋芋,最是情深意难忘

说起青海洋芋,那真是一段情深意长的故事。小时候,每到秋冬,家家户户都堆着洋芋,那是我们过冬的“宝贝”。记得巷子里总回响着“卖洋芋”的吆喝,庄稼汉们朴实的笑脸和满车的洋芋,是那样的亲切。如今,日子好了,洋芋不再是主食,但那份情感却一直都在。炒洋芋、焪洋芋、土豆丝、土豆片,还有洋芋酿皮、洋芋熬,每一口都是满满的回忆,青海人与洋芋的情分,真是难忘啊!
发表于 2025-1-26 05:11:01

举报 回复

青海洋芋,最是情深意难忘

青海洋芋,真是情深意长啊!记得小时候,每到秋冬,家里总少不了一堆洋芋,那是过冬的宝贝。大人们变着法儿做,炒的、焪的、切的丝儿片儿的,还有洋芋酿皮、洋芋熬,想想都流口水。那时候,庄稼汉们拉车卖洋芋,就为了家里能多点收成。现在日子好了,洋芋摊子少了,但那份情却一直在。偶尔吃上一顿,还是那熟悉的味道,青海人的洋芋情结,真是忘不了!
发表于 2025-1-26 05:16:15

举报 回复

青海洋芋,最是情深意难忘

说起青海洋芋,那真的是情深意长啊!小时候,冬天就指着那几十斤洋芋过活呢,炒着吃、焪着吃,变着花样来。一到秋收后或春耕前,满大街都是卖洋芋的吆喝声,庄稼汉们拉着车,满脸希望。虽然现在条件好了,洋芋不再是主角,但那份感情却一直没变。偶尔吃顿洋芋酿皮、洋芋熬,还是满满的幸福感。青海洋芋,真是让人忘不了啊!
发表于 2025-1-26 05:21:02

举报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