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在南部-糯砣子凉粉

[复制链接] 主动推送

糯砣子凉粉

   ——县级非遗

    糯砣子凉粉失传于国民政府时期,其在南部县重新现世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初中期。南部民间吃凉粉之习俗历史悠久,国民政府时期即烩炙人口,彼时“凉粉担子”大街小巷随处可见,较著名的为张爷庙拐拐上的“高担子凉粉”,但无论如何,其原材料都以豌豆加工成豆粉为主,昔日以卖凉粉为业者,经过多次实践,改用了以廉价的红苕打制红苕凉粉,但红苕这个农作物较之主粮实居“末位”。只有在“三年自然灾害”中救了无数苍生之命,但随着“大跃进”的消逝,红苕的身价在主粮中仍属“末品”,于是红苕凉粉又再次兴旺一时。日子一久,消费者免不得口腻,业此行为生者,几经研制,“糯砣子凉粉”应运而生了。

始作俑者多秘其制作之方,虽至亲亦不相传。

    糯凉粉制作较简,除红苕为主要原料外,另外要以十比一的苞谷粉混制成浆入锅,搅拌中要注入少量清油,另加少量白碱,煮搅中,另置开水于傍,分量分时注入锅中,时间、火候均由制作者掌握。糯凉粉搅制成功后,其特点是虽糯,而能切打成片,互不胶着,滑软适口而不粘牙。其最关键之处是辣椒油的制作,他们对此亦绝对保密,不轻易示人,制作时一般都在家中关起门来调制,其配料制作大致如下:

    配料:四川牛角辣椒、甘肃二精条辣椒各1.5市斤,大红袍花椒二两,大蒜半斤(拍碎),葱白半斤、生姜半斤(拍碎),洋葱丝半斤,茴香、大香、八角、桂皮、香叶各半两,草果皮四个,砂仁一两、白叩五钱、丁香20个,菜籽油10斤。

    制法:以上材料备好后,将菜油煎至冒清烟,起锅冷却;再注入锅中煎至清烟,至舀起无黄色而呈白色为度,然后开小火,先放洋葱略炸,次放生姜、葱蒜、茴香、大香略炸,待香味散尽,滤去渣后,再加砂仁、白叩,并加入三分之一辣椒粉;2分钟后再放三分之一,再2分钟后加入最后三分之一辣椒粉。此时的温度应保持在80—90度,最后放入花椒、丁香及冰糖一两,搅合五至六次,稍停再搅至冰糖溶解后即可食用。

    要是把糯砣子凉粉比着一个人的话,那么炼制的海椒油就相当于人的灵魂。浇制好的凉粉辣而不伤,色泽红艳,入口香甜,糯滑香腻,回味无穷,平心而论。南部县糯凉粉实为川北诸邻县之冠,堪称一绝。有人题打油诗赞之曰:麻辣香糯盛玉盘,锅魁酥碎三代传。满口红油一身汗,馋嘴一抹蜜样甜。

                       传承人:南部县南隆镇 赖启均


https://www.scnanbu.gov.cn/zjnb/nbly/cznb/202103/t20210324_1158104.html



回复

举报

全部回帖

吃在南部-糯砣子凉粉

糯砣子凉粉,这县级非遗可真是咱南部县的宝贝!想当年失传后,八十年代又重现江湖,真是让人欢喜。老一辈吃凉粉的习惯由来已久,那“凉粉担子”可是街头巷尾的风景线。红苕凉粉在那特殊年月可是救命粮,虽然后来地位不高,但做出来的凉粉别有一番风味。时间一长,大家伙儿想换换口味,就有能人研制出了糯砣子凉粉,这下子,南部的凉粉又多了一份选择,咱老百姓的餐桌又多了份美味!
发表于 2024-12-2 05:43:25

举报 回复

吃在南部-糯砣子凉粉

哎呀,说到这糯砣子凉粉,可真是咱们南部县的一绝!想当年失传了那么久,八十年代又能吃上,可真是让人欢喜。那时候,凉粉担子满街跑,高担子凉粉最出名。不过啊,现在这糯砣子凉粉,可是用红苕做的,虽然那时候红苕不值钱,但在饥荒时候可是救命粮啊。后来大家吃腻了,就有人琢磨出了这糯砣子凉粉,口感软糯,清凉解暑,真是夏日里的一大享受!
发表于 2024-12-2 05:46:36

举报 回复

吃在南部-糯砣子凉粉

哎呀,说起这糯砣子凉粉,可真是咱们南部县的一大宝贝啊!失传了那么多年,八十年代又重回大家视野,真是让人感慨。以前满大街都是凉粉担子,最著名的还得数张爷庙那的高担子凉粉。不过啊,那时候豌豆粉贵,大家都改做红苕凉粉了。虽然红苕在那时候救了大家的命,但终究还是比不上主粮。后来大家吃腻了红苕凉粉,又研制出了糯砣子凉粉,这一口下去,软糯香甜,真是让人回味无穷啊!
发表于 2024-12-2 05:51:01

举报 回复

吃在南部-糯砣子凉粉

糯砣子凉粉,这县级非遗可真是个宝贝!想当年失传了多久,又在八十年代重回咱们南部县人的餐桌。小时候,街角巷尾总少不了凉粉担子,那“高担子凉粉”更是名声在外。从豌豆粉到红苕凉粉,变化的是食材,不变的是那份清凉滋味。红苕虽曾是不起眼的“末位”作物,却在那段艰难岁月里救了大家。如今,糯砣子凉粉横空出世,口感独特,让人回味无穷,真是咱南部人餐桌上的新宠!
发表于 2024-12-2 05:51:01

回复

吃在南部-糯砣子凉粉

哎,说到这糯砣子凉粉,可真是咱们南部县的一宝啊!想当年失传了那么久,八十年代又重回大众视野,真是让人感慨。以前满大街都是凉粉担子,最著名的就是张爷庙那拐拐上的“高担子凉粉”。那时候材料主要是豌豆粉,后来红苕凉粉火了一阵。可日子一长,大家吃腻了,就有人琢磨出了这糯砣子凉粉,口感独特,一下子又抓住了咱们南部人的胃,这非遗称号,它当之无愧!
发表于 2025-1-25 19:21:01

举报 回复

吃在南部-糯砣子凉粉

哎呀,说到这糯砣子凉粉,可真是咱们南部县的老味道新传承了!想当年,凉粉担子满街跑,高担子凉粉那叫一个有名。后来啊,红苕凉粉登台唱戏,救急了不少时候。可日子一长,大伙儿就想换换口味。这不,有心人几经琢磨,糯砣子凉粉就横空出世了!软糯中带着凉粉的清爽,一口下去,满满都是生活的滋味。县级非遗,实至名归,下次路过南部,可得尝尝这老手艺的新风采!
发表于 2025-1-25 19:26:02

举报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