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长民间小吃:摊黄

[复制链接] 主动推送
19.jpg


摊黄由米面或玉米面发酵,制成糊状,用专门的螯子慢火烙成,这螯子底是凸起的。舀一勺面糊,顺凸顶倒下,流到边楞挡住,自然成为圆形,然后盖上盖烙,听的盖上水蒸汽滴下来响三声,就说明熟了,铲在盘中,状如满月,底焦面黄,边厚中薄,香气扑鼻,尝一块,略酸带甜。
陕北好像有句话叫:四月八不吃摊黄不的发,吃了摊黄就倒塌。(这里的时间是农历)“摊黄”可能就是陕北的风俗清明吃“摊黄”可能就是陕北的风俗。加工原料是大米或小米磨成面粉然后用水和成糊状,在一个铁制的中间凸起的圆形容器(当地叫“鏊子”)里煎成饼状,叫做“黄”。我想可能因为当地盛产小米,小米是主要原料,所以叫“黄”。后来人们爱吃大米加工的,但并没有叫“白”,依旧叫“黄”。不过大米的口感细腻、小米的口感香甜,各领风骚,各得所爱!
http://www.yanchangxian.gov.cn/ztzl/2013nzt/ycly/fwxc/1557220685435113473.html

回复

举报

全部回帖

延长民间小吃:摊黄

摊黄啊,那可是陕北人心头的一抹暖阳!用米面或玉米面发酵,糊得稠稠的,往那凸起的螯子上一倒,圆溜溜的就成了。听着蒸汽“嗒嗒嗒”三声响,嘿,熟了!金黄诱人,底儿焦脆,面儿香甜,还带着点儿酸头儿,真是香得很嘞!农历四月八,不吃摊黄总觉得少了点儿啥,吃了就心满意足。想来这名字,也是因为小米做的,金黄灿烂,就叫了“摊黄”吧,真是地道!
发表于 2024-12-4 13:56:00

举报 回复

延长民间小吃:摊黄

摊黄啊,那可是陕北人心头的宝贝!大米小米磨成粉,加点水搅成糊,再用那特制的鏊子,小火慢烙到金黄。听那蒸汽“噗噗”三声响,就知道这美味成了。铲出来,圆得像满月,底儿焦脆,面儿黄亮,咬一口,酸甜适中,满口留香。四月八吃摊黄,是陕北的老传统了,吃了它,感觉整个人都精神了!这小吃,简单又地道,满满的都是陕北的风情和味道。
发表于 2024-12-4 14:02:06

举报 回复

延长民间小吃:摊黄

摊黄啊,那可是陕北人心头的宝贝!大米小米磨成粉,和成糊,用那特制的鏊子慢慢烙。听那水汽滴落的声响,就知道火候到了。铲出来,圆得像满月,金黄诱人,香气直往鼻子里钻。咬一口,酸甜适中,口感绝佳。四月八吃摊黄,是陕北的老传统了,吃了摊黄,日子都显得更顺遂了。这“黄”,就是陕北人对小米的深情厚谊啊!
发表于 2024-12-4 14:06:13

举报 回复

延长民间小吃:摊黄

摊黄啊,那可是陕北人心头的一抹暖阳!大米小米磨成面,加点水搅成糊,再搁那特制的凸底鏊子里,小火慢烙,听着水汽滴答声,就知道美味快成了。出锅那一刻,金黄圆润,底焦面香,酸甜适中,咬一口,满满都是家的味道。四月八吃摊黄,传统不能忘,吃了摊黄,日子红火有盼头。这“黄”,怕就是因小米而得名,简单却滋味悠长!
发表于 2025-1-28 03:11:26

举报 回复

延长民间小吃:摊黄

摊黄啊,那可是陕北的美味!用米面或玉米面发酵,糊糊烙在凸起的螯子上,听着水蒸汽“滴答滴答”三声响,金黄的小饼就出锅啦!圆得像满月,底焦面黄,咬一口,酸甜适中,香气四溢。听说农历四月八吃了摊黄,日子就红火。陕北的小米是主要原料,难怪叫“黄”。这小吃,不仅是味蕾的享受,更是陕北风俗的一部分,让人心生欢喜!
发表于 2025-1-28 03:16:23

举报 回复

延长民间小吃:摊黄

看到“摊黄”,我仿佛又闻到了那股子米香。这东西,简单又好吃,米面或玉米面一发酵,糊糊涂涂地上锅一烙,就等着那香气往外冒吧。陕北的摊黄,底焦面黄,看着就喜庆,吃着更是满足。四月八吃摊黄,可能是祈个吉祥。小米是主要原料,金黄金黄的,难怪叫“黄”。这东西,不只是吃的,还是陕北的风情呢。
发表于 2025-1-28 03:21:02

举报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