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津县“三大名吃”之长官包子

[复制链接] 主动推送

“民以食为天”。在德州市90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有20多项与“吃”有关,其中就包括宁津长官包子的制作工艺,长官包子因源于宁津县长官镇而得名。长官镇位于宁津县北端,北临漳卫新河,与河北省的东光、南皮二县隔河相望,是宁津县唯一回汉杂居的乡镇,古朴典雅的清真寺作为宁津县的地标性建筑就矗立在该镇长官街。相传,清真寺为明朝永乐年间建成,后经清代康熙和雍正年间数次维修,建成二进三院的规模。有楼、台、殿、堂等传统风格建筑,挑角飞檐,上覆琉璃瓦盖顶,房脊上饰龙、狮等雕塑。据《宁津县志》村镇名录:“长官旧治原名长湾店,因有湾坑绕村颇长,故而得名。”相传很早以前历朝中央政府都在长湾店设置地方管制机构,元朝达鲁花赤长官曾驻扎在这里,统领各营的兵将。长官有事需派传令兵骑马到各营号令,传令兵所到各营门前高喊“长官有令——到长官街——”久而久之,长湾店就叫成“长官店”、“长官街”了,这叫法一直沿用至今。
      长官包子成名于清道光年间。“面白皮薄、香味浓郁,馅大肉嫩、肥而不腻。咬一口,顺嘴流油,品一下,满口留香。”这是人们对长官包子的评价。清朝末年,张之洞在京任内阁军机大臣时,就曾请长官的回族师傅,到北京去专门制作长官包子,并敬献给慈禧太后,受到慈禧太后赞赏。

包子是北方家庭中极为普遍的食物,长官包子之所以深受人们喜爱,其工艺能够入选“非遗”,与它用料讲究、做工精细有很大关系。“选取牛羊肉的品种、年龄、健康程度、肥瘦,甚至切、剁肉的刀法部位要求很高,香油、调料等辅料配比严格。”

长官包子制作工艺第六代传承人、46岁的张民杰介绍说,肉必须选用新鲜的上等牛、羊肉,牛羊要选2年以上的,配料也是十分讲究的,葱姜丝十分精细,连香油也都是自己家庭磨制的。肉馅的搅拌也是很有讲究的,必须朝一个方向搅拌,直至肉馅出劲儿,在制作长官包子的厨房,记者注意到,在配完辅料后,和馅时沿同一方向反复搅拌。“直至肉馅出劲儿,再闷制一段时间,入味后才食用。”张民杰说。

不光馅要讲究,做包子的面也很讲究,除选用优质小麦精粉外,面要和得嫩一些,做到兜馅不破,软而不黏。

张民杰介绍,闻就是通过闻馅判断咸淡;面和好以后敲敲面听声音,听到“砰砰”的声音时就说明面和好了可以用,听到“崩崩”的声音就是碱大了……

张兴旺是张民杰的儿子,他是长官包子制作工艺的第七代传承人,他包的包子外形十分精致,都是32个花纹,远远望去就好像盛开的花朵,做到了“上捏三十二(即捏出三十二个花纹),形似一朵花,封口严又实,汤汁不外洒”。                          

长官包子传承至今已有120余年的历史,与大柳面、保店驴肉并称为宁津“三大小吃”。“传承祖辈工艺,传承民族优秀饮食文化,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我将继续将长官包子制作工艺传给后代,使长官包子制作工艺传承下去。”张兴旺说。


http://www.sdningjin.gov.cn/n50593809/n50593865/n50593877/c60568804/content.html


回复

举报

全部回帖

宁津县“三大名吃”之长官包子

长官包子,那可是咱宁津县的一大宝贝!每当提起,就让人直咽口水。在长官镇,这个回汉杂居的地方,长官包子不仅是一道美食,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走在长官街上,古朴的清真寺映入眼帘,仿佛诉说着岁月的故事。包子皮薄馅大,鲜香可口,每一口都是满满的幸福感。来宁津,别忘了尝尝这长官包子,感受那份独特的风味和历史的韵味!
发表于 2024-12-8 06:31:22

举报 回复

宁津县“三大名吃”之长官包子

长官包子,那可是咱宁津县的一大宝贝!每当提起,就让人垂涎三尺。这包子源自长官镇,那地方北靠漳卫新河,和河北两地隔河相望,回民汉民一块住着,文化交融,美食也自然不凡。清真寺就在那儿,古朴典雅,据说还是明朝时候建的,后来清朝又修了好几次,现在看着还是气派得很。长官镇啊,原来叫长湾店,因为村里有个长长的湾坑,这名字就一直传下来了。这长官包子,就是这片土地上的美味传奇!
发表于 2024-12-8 06:36:01

举报 回复

宁津县“三大名吃”之长官包子

长官包子,那可是宁津县的一绝!走在长官镇的老街上,时不时就能闻到那股子诱人的香味儿。这包子啊,皮薄馅大,一口咬下去,满嘴的鲜香,真是让人回味无穷。据说这手艺还是市级非遗呢,得亏了长官镇这回汉杂居的地方,文化交融,才出了这么一道美食。还有那清真寺,历史悠久,建筑风格独特,每次去那儿吃包子,都得先去瞅瞅那楼顶上的龙、狮雕塑,感受一下历史的厚重。长官包子,真是让人吃着美味,想着故事啊!
发表于 2024-12-8 06:41:02

举报 回复

宁津县“三大名吃”之长官包子

哎呀,说到吃,那可得聊聊咱宁津的长官包子了!这可是市级非遗呢,源于长官镇,那地方北临漳卫新河,和河北隔河相望,回汉杂居,文化交融。长官镇啊,有个古朴的清真寺,明朝永乐年间就建了,后来还维修扩建,现在可是地标建筑。长官包子,那就是当地美食的代表啊,一口下去,满满的都是历史和文化的味道。你说,咱中国人讲究的不就是“民以食为天”嘛!
发表于 2025-1-31 19:51:07

举报 回复

宁津县“三大名吃”之长官包子

嘿,说到吃,咱可不能错过宁津的长官包子!这包子,可是市级非遗呢,源于宁津长官镇,名字就这么来的。长官镇啊,在宁津北头,挨着漳卫新河,和河北俩县隔河对望,回民汉民都住这儿,挺有特色的。镇上的清真寺,老建筑了,明朝时候建的,后来清朝还修了好几次,现在看着还气派得很。长官镇啊,以前叫长湾店,为啥?村里那湾儿长呗!这包子,历史悠久,味道也好,吃货们,赶紧来试试!
发表于 2025-1-31 19:56:01

举报 回复

宁津县“三大名吃”之长官包子

哎哟,说到长官包子,那可是咱宁津县的一大宝贝啊!在德州那么多好吃的非遗里,它可是赫赫有名。长官镇,就在宁津北边,挨着漳卫新河,跟河北那边儿隔河相望,回民汉民都住一块儿,清真寺就在那儿,老有味道了,明朝时候建的呢!长官包子,就是这儿的特色,皮薄馅儿大,一口下去,满嘴留香。想吃正宗的,还得去长官镇走走,感受感受那地儿的风土人情,这才叫一个地道!
发表于 2025-1-31 20:01:05

举报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