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面食的命名有个最大的特点就是以做法命名,而陕西等地面食往往以臊子命名。因此,在山西会听到很多以做法命名的不同面食。平遥的切板板便是其中之一。 切板板是平遥家最喜欢的面食之一,可粗可细,可荤可素,是我们碗中最最常见的面食。旧时以高粱面和玉米面为主,现在主要以白面为主,包皮面的样式往往也属于此类。
相同的面粉,制作的形状不同往往口感就不同,给人的感觉也就天壤之别。对于一个嗜面者来说,面条的长短、厚薄、圆扁、粗细,都会带来口唇舌的不同体验。 在平遥,时不时听到人们这样的对话:甚饭咧?答曰:切板板。曰:简单。是的,切板板是平遥面食系列中比较简单的一种,一切一擀即成。但就是这简单的品种,其花样也有很多变种。如果游串于平遥乡间,杂面切板板、三合面切板板、红面切板板、花花切板板等等名称会不时传入耳朵。可见切板板之深入人心。
如果真正给切板板分分类,其种类还是比较丰富的。平遥切板板究竟有多少种变种,不知道。在平遥婆姨们的手里,一团面变换出很多样式。
以面的种类分,有白面的、红面的、杂面的、三色面的、花色面的,包皮面的。
以形状来分,有长切板板、宽切板板、薄切板板、厚切板板之分。只要能想到,就能从手下幻化出来。
浇头也有很多,都有平遥特色:白菜豆腐粉条子、土豆丝、茄子丁、熬菜、西红柿。如果想吃肉,在平遥,干爦猪肉很适合切板板,其做法类似小炒肉,小火慢炒出来的。 记得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不要说肉,即便是一斤白面都很缺。偶尔吃一次肉,婆姨们也要切成肉丝,慢火精心炒制,当肉香从锅中瓢出来的时候,小孩子就爬在锅边不走了,小眼睛直盯盯地看着锅中的肉丝,母亲用筷子夹一块塞进小嘴里,便一溜烟地跑去耍了,管他半生撩熟与否,能吃上肉就已经很满足了。就那一丝肉,让人记忆一生。
制作切板板,和面相对简单,不像其他面食品种,从和面开始就十分讲究技巧。如是白面,用水和起即可,不过要硬一些,便于切,和掐疙瘩的面差不多硬即可。如是红面或杂面,和面时加水少一些,不要过于软就行。
尽管简单,切板板也还是讲究些技巧的,巧手与赖手还是有区别的,带来的口感有很大不同。切板板的诀窍在于擀和切,一擀一切尽显功夫。 先说擀面。擀面的功夫那是日日功,非日日锻炼出不了效果。先把面在案板上用手滚成长棍形面剂,再用擀面杖压扁擀开,擀成一指厚,一尺多长的面片。就这擀的功夫,就难掌握,巧手婆姨擀出的面,厚薄均匀,宽窄整齐,看着就袭人;如是笨手婆姨,擀出的面片,七圆八扁,厚薄不匀,不要说吃,看也不想看。
再说切。切比擀还见功夫。刀要用切片刀,比较薄,比较长,要磨快。这样切出的切板板均匀光滑,才显功夫。其功夫要诀是什么?要诀是:下刀要准,切面要利,长短整齐,厚薄均匀,根根独立,互不粘连。巧手婆姨切下的切板板,长约10厘米,宽约0.5厘米,厚约0.2厘米,下入锅内,恰似一条条银鱼翻滚,十分好看。老百姓讽刺笨手婆姨:看看,又把切板板切成桩儿圪节子啦。其实这一切,全在于心,用心就能做到,心灵才能手巧。
近些年来,巧手婆姨们制作出的三色切板板、花色切板板不仅好吃,也很好看,这里记一下做法。
三色切板板实际上是三种颜色的切板板同时下入锅内,使锅内呈现三种颜色的面,看起来特别养眼,逗人食欲。三种面一般是分别用菠菜汁、胡萝卜汁、凉水和起的面。下入锅中,黄白绿三色,色色不同,绿的碧绿,黄的橙黄,白的银白,彼此映衬,实在好看。
花色切板板。有些包皮面的样式。将两种面分别擀成方形薄片,把两种面片叠放在一起,从一边顺势将两种面一便卷起,卷成长圆形,再用擀面杖压扁擀开,擀成长条形。这样切出的面,一层白一层红,层层叠叠,或者白加绿,十分好看,诱人食欲。 在平遥农村,正当盛夏,一家劳力从地里回来,男人们抹一把汗,喝一瓢冷饮(冷水),倒头就睡。女人们不行,还得思谋一家人的吃食,切板板往往就是最常见的面食品种。舀面、和面、饧面、擀面,几乎就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噔噔噔,案板上一切,锅中一下,面就熟了,叫醒男人和孩们,端起饭碗,自己才有时间喘口气,等全家人吃完,一看,面不够了,没有自己的饭了。舀碗面汤,咬一块窝窝头将就一顿,这是平遥女人们的伟大之处,讲起来让人落泪。
要说,平遥女人们也实在恓惶,天天、顿顿要为碗里的吃食费心,不像晋南,蒸一顿馍吃好几天。面饭必须及时做及时吃,放得时间长了就坨住啦,剩饭到下一顿再吃,更不好吃。但下一顿吃剩饭的必定是女人们,她们心疼自己的男人,心疼自己的孩们,宁可自己受些制,也不让男人和孩们受制。做在人先,吃在人后,这就是平遥女人,伟大的母亲们。
话归正传。切板板吃起来非常爽口,由于每一片条面条都经过刀切,每一片的两面都滑爽无比,因此,吃的时候,特别痛快,几乎不用咬,囫囵吞咽就行。一个后生,几口就能把一碗切板板消灭进肚。尤其是几个后生一起吃面,吸溜声此起彼伏,吃到兴酣处,光听见吸溜声,听不见说话声,喝噜嘶飒,风卷残云,那情景,那声音,让挑食的人不再挑食,让细嚼慢咽的人目瞪口呆。
在平遥,切板板一直流传至今,深受平遥百姓的喜爱。甚至有的饭店就以切板板命名,前面加上店主的名字,后面加上切板板三字,这样的饭店往往还很招人,吃饭的人多,一传十十传百,大家都到这里聚餐,老板乐得合不拢嘴。谦虚地说:咱这饭店还将就。
乡愁之所以成为乡愁,是因为融入血液中的那些人事音景,当人们离开故乡,融入新的环境,这些人事音景时时萦绕在游子的脑海中,挥之不去。尤其是游子背离已经形成的生活习惯,乡愁会越发凸显出来。平遥面食,不仅仅是简单的吃食,更是一代一代游子梦牵魂绕的乡愁,切板板无疑是乡愁之一。
http://www.pingyao.gov.cn/zwgk/bmxxgkml/zfbm1/42whhlyj/fdzdgknr39/whlyjzdgz42whhlyj/whlyjczgc42whhlyj/content_1286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