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遥小吃美食 | 握溜溜

[复制链接] 主动推送
在平遥的面食中,有一种“奇葩”类面食,它经常被平遥人挂在嘴边,时不时脱口而出,那就是握溜溜。这是一道既让人无奈又让人思念的面食。谈起它,有人喜欢有人怨;有人摇头有人夸。
1.jpg
握溜溜,也写作握流流,是平遥人的家常面食。六七十年代,平遥农家谁家没有吃过这道面食呢?而且高粱面握溜溜,让许多平遥人吃得极其头痛,极其无奈。说:“吃草鸡了啦,草鸡啦。”
2.jpg
说握溜溜“奇”,奇在做法。其制作方法非常特别,非常简单,不需任何其他工具,只用一只手即可完成,是最原始的“工艺”,可谓简单粗暴。用一只手抓取稀软面团,在沸水锅上轻轻一握,面溜便从指缝间挤出来掉入锅中,稍稍一煮,便成一顿美食。
3.jpg
旧时农忙时节,一家人忙完地里的活计,强劳力们满面尘色、筋疲力竭,回到家倒头就睡,顾不上肚子里咕噜咕噜响。女主人也忙了一天,浑身没有二两劲,但为了全家糊口,还得爬锅舀灶,开火造饭。做什么呢?掐疙瘩?瓦瓮没有二两白面,吃不起。来哇,简近截出,握溜溜。
4.jpg
舀一盆高粱面,配一碗豌豆面,添把把榆皮面,添水把面和成可以流动的面团。锅里添水烧开,揪一块面握在手中,弯曲五指缓缓回握,面溜从指缝中汩汩而出,还伴随着滋滋的声音,面溜前端如黄豆大小,后端是稍尖的三棱形条,长约一指头,流入开水锅中,煮熟捞出,一会儿一碗。加茄子辣椒椒洋柿子熬成的臊子,再就上一盘盘辣椒椒,一碗很平遥很农家的握溜溜就成了。
5.jpg
高粱面是平遥农家永不会忘记的记忆,粗涩难咽,吃多了烧心,还排不了便。因此,那一代人对高粱面没有多少好感,记忆是苦涩的。
握溜溜从其技法特征来说,是面食制作中最原始、最为古老的制作方法之一,都属于徒手法,即纯粹用手部动作制成。与拉、揪、搓、掐、捻、捏、拽、拖为同一类型,比借助工具成型的削、剔、拨、切、剪、擀、抿、压、摊、推、折、戳等“原始”得多。“握”法看上去虽然“粗陋”,但工序简单,易于操作,省工省时,是农家农忙时常选择的一种方法。正是因为其简单实用,被老百姓保留下来,成为面食烹制的“活化石”。
6.jpg
握溜溜这一面食,吃法、做法都很灵活。用一种面可以做,二合面可以做,三合面也可以做。现在生活富裕了,人们在饮食上既讲究口感,也讲究健康。因此,制作时多以白面为主,再搭配少许黄豆面、高粱面或玉米面。至于调和,可根据个人喜好烹制。平遥家最喜欢的西红柿、黄菜水、炸酱等调和各具风味。对了,别忘了再放一些辣椒椒,或者炒一盘青辣椒椒,那就更绝一了。
这一独具特色的面食,有如神来之笔,非常“平遥”,非常“农家”。吃起来,粗犷厚实,筋道弹牙;吃过后,回味无穷,难以忘怀。
7.jpg
有人说,握溜溜可能是平遥面食中最没品位的一碗面,其做法粗糙,品相低劣,吃法简单,只可端碗圪蹴到街门底下吃,不能上桌正襟危坐吃。我想,这种看法只关注到问题的一面,你要知道,从美学角度讲,丑到极点也便美到极点。握溜溜尽管食风粗犷,但它最原始的风格,至少保留了人类进程的脚步,让我们隐隐约约看到祖先粗粝的饮食进程。果腹是饮食的第一要义,色香味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才有的讲究。让我们静心享受这一碗粗粝面食带来的另类感受。
8.jpg


附录:关于握溜溜的传说


关于握溜溜,平遥民间流传着一个故事,说它是歪打正着的一碗面。
从前,平遥城东的王二宝娶了个漂亮能干的媳妇子,叫翠莲,贤惠聪颖,乐于助人,街坊邻居人人夸奖。
翠莲的婆婆是个牛角角,有事没事总爱百般挑剔。她想:千年的媳妇熬成婆,我也该扬眉吐气了。翠莲做事干净利索,让婆婆没出下手,感觉有失婆婆身份。不久,翠莲有了身子,尽管做事不便,但她凡事尽心竭力,孝顺婆婆。
这天中午,眼看到午饭时间了,翠莲却浑身疲乏,迷迷糊糊打起盹来。忽然,恶婆婆大声叫起来:“都甚时候啦咧,还冷锅冷灶的,不知道你男人就要回来吃饭咧?不就怀了个孩子嘛,哪个女人不生个孩子呢?”
翠莲连忙跑进厨房,舀面舀水,麻利的地收拾起来。但她太着急了,水一下子倒多了,面虽然和好了,但太稀了。怎么办,这一下可真急坏了翠莲,此刻,院子里已经响起了丈夫的脚步声。不经意间,稀状的面悄悄地从翠莲的指缝间流了出来,聪明的翠莲一下子有主意了。她试着握了几下,面便顺着她的指缝顺顺溜溜地滑了下去。
饭做好了,翠莲在里面爆了一些葱花,盛了两碗,端到婆婆和二宝面前。看着陌生的面食,他们问道:“这是什么饭?怎地从来没见过,是娘家带来的手艺?” “这叫握溜溜”翠莲随口说道。
从此,握溜溜便传开了,至今在平遥、祁县、文水一带十分流行。

http://www.pingyao.gov.cn/zwgk/bmxxgkml/zfbm1/42whhlyj/fdzdgknr39/whlyjzdgz42whhlyj/whlyjczgc42whhlyj/content_128634

回复

举报

全部回帖

平遥小吃美食 | 握溜溜

握溜溜,这平遥面食里的“小淘气”,真是让人又爱又恨。小时候,家里常做,高粱面的,口感糙点,但那份纯朴滋味难忘。说它“奇”,确实不假,一只手就能搞定,简单直接,沸水上一握,面团就溜进锅里,几分钟就能吃上。虽然有时吃得头疼,但那份家的味道,总能勾起无限思念。现在想来,握溜溜不只是食物,更是平遥人生活的缩影,简单、直接,却满满都是情。
发表于 2024-12-4 19:41:02

举报 回复

平遥小吃美食 | 握溜溜

握溜溜,这道平遥面食界的“小调皮”,真是让人又爱又恨。小时候,家家户户的厨房都少不了它的身影,高粱面的粗糙,配上那独特的制作手法,简单又原始。一手抓面团,沸水锅上一握,面溜儿就溜进锅里,几分钟就能成一碗。虽然吃起来有时让人直摇头,但那份简单纯粹的滋味,却成了不少人心中最深的乡愁。握溜溜,就是平遥人朴实生活的缩影,简单直接,却又回味无穷。
发表于 2024-12-4 19:46:14

举报 回复

平遥小吃美食 | 握溜溜

握溜溜,这道平遥面食里的“小调皮”,真是让人又爱又恨呢!说起来,它就像是家里的老顽童,时不时蹦跶出来,逗你一笑又或是皱眉。六七十年代,谁家的餐桌没它的影子?虽然高粱面的版本让不少人头疼,但那份原始的手艺,真的超有味道。一手面团,沸水锅前一握,面溜就溜进去了,简单又粗暴,煮一煮,就是一顿温暖的记忆。握溜溜,平遥人的小确幸,你尝过没?
发表于 2024-12-4 19:51:37

举报 回复

平遥小吃美食 | 握溜溜

握溜溜,这平遥面食里的“小淘气”,真是让人又爱又恨啊!六七十年代,谁家还没点握溜溜的记忆呢?高粱面的,吃着是有点儿“头疼”,可那份家常味儿,真叫人想念。说它“奇”,那是一点儿不假,做法简单到一只手就能搞定,原始又粗暴。手一抹,面一挤,沸水锅里一丢,几分钟后,热腾腾的握溜溜就出锅了,简单却滋味十足,这就是咱平遥人的日常!
发表于 2025-1-28 09:01:00

举报 回复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25-1-28 09:06:05

举报 回复

平遥小吃美食 | 握溜溜

握溜溜,这道平遥面食里的“小淘气”,真是让人又爱又恨啊!在平遥,谁没念叨过几句它的好与坏呢?六七十年代,高粱面握溜溜可是家常便饭,有人吃得头疼,直呼“吃草鸡了啦”。但说它“奇”,那可真不假,做法简单到一只手就能搞定,原始又粗暴。面团稀软,手上一握,面溜就溜进锅里,煮一煮,一碗热腾腾的握溜溜就成了,简单却满载家的味道。
发表于 2025-1-28 09:11:08

举报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