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风味小吃系列之四】东平湖“游”出王家炖鱼

[复制链接] 主动推送

“霜刀截断玉腴芳,暖储银缸酿粉浆。锦尾带赭传内品,金盘堆雪喜初尝。解程未减黄柑美,隽味能欺柴蟹香。一筋魇余承醉卧,梦横沧海听鸣榔。”这是元代著名诗人王恽写的咏糟鱼(炖鱼的一种)。
  东平炖鱼采用东平湖野生活鱼,只去其五脏,再将整条鱼放进汤汁锅中炖煮。15-20分钟后,出锅的炖鱼鱼肉色白,鱼表皮深红而透赭,肉嫩而不散,香酥而不腥,吃后回味无穷。这就是名声大振东平湖畔的东平湖大安山王家炖鱼。

  名气:运河载着王家炖鱼走上御宴
  东平县大安山旅游码头,远远就看见一个写着“王家炖鱼宴”、“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红漆字样的大牌坊。走进院内,一个石雕鲤鱼和一本翻页的石书展现在眼前,这个石书上记载了王家炖鱼的历史考证。
  王家炖鱼始创于元朝初年。明朝时,由于古运河改道,使东平湖畔的安山镇成为运河沿岸重要的码头。当地渔民经常将捕捞到的活鱼去除五脏后,放入锅中炖煮。煮熟后的鲤鱼肉嫩味鲜,逐渐成为客商们赞不绝口的菜肴。
  生活在运河岸边、东平湖畔安山镇的王氏家族逐渐开始从事炖鱼的制作。随着制作手艺的成熟,王氏家族就把大安山炖鱼作为谋生手段,并逐渐发展成为独具特色的王家炖鱼,成为流经东平州安山古镇大运河上南来北往的达官贵人和客商喜欢的一道名菜。
  清康熙年间,东平湖安山炖鱼达到鼎盛时期,炖鱼店遍布东平湖乃至黄河流域周边地区。据《东平县志》记载,乾隆下江南曾两度游过东平湖,见湖光秀美,于是令随从人等从安山码头下龙舟,驻扎在东平州。当时安山王家渔民献上清炖全鳞大鲤鱼,供乾隆皇帝品尝,皇帝吃后赞不绝口,即令地方官定期送入皇宫供御宴使用。至此,王家炖鱼作为皇家贡品,已传承七代。

  特色:只除内脏,鳞骨肉同食
  走进王家炖鱼宴饭店的厨房,厨师赵菊芳正在池边杀鱼。她拿起一条长约80厘米、重10多斤的鲤鱼,按放在案板上,用刀背猛敲几下鱼头。然后熟练地除腮、除内脏、入味切割、冲洗鱼身,然后放在盆里准备下锅。
  此时,特制炖鱼炉灶上的铁锅已经“咕噜噜”地响个不停。赵芳菊打开大锅盖,一大锅泛着水花的炖鱼汤展现在眼前,香味也扑鼻而来。然而却没有在汤里看到一点儿油花,王家炖鱼的第七代传人王绪军说,现在锅里炖鱼的汤只放了清水和祖传的秘制调料,完全没有放油。无油清炖系列,是他在5年前研制出来的。
  赵芳菊抓着鱼尾处切割的十字花将鱼放在锅中,然后将锅盖盖在汤里,压住鱼身,防止鱼在锅里来回翻滚。这个炖鱼的铁锅和一般的铁锅不同,铁锅长约1米,呈半圆柱形。王家炖鱼的铁锅和炉灶都是经过改制的。他原本是用普通的圆形大铁锅,但有时炖煮的鱼很大,锅里通常放不下,不容易盛放。为了保持鱼的完整性,他改制了铁锅。
  炖鱼不放油只是王家炖鱼的特色之一。只除内脏,鳞、骨、肉同食是王家炖鱼的另一大特色。据了解,王家炖鱼的汤中调配了各种配料和祖传秘方,再配上专门从济宁梁山运来的传统老醋,用急火炖15-20分钟后,就可以出锅。出锅后的炖鱼表皮呈深红褐色,掀开表皮,鱼肉呈雪白色。记者夹起一块鱼肉来品尝,感觉鱼肉很嫩,咀嚼起来很有弹性,鱼的表皮还有些酥脆。最让人惊奇的就是,鱼鳞和鱼刺竟然都能嚼烂,吃后回味无穷。
  除了清炖全鳞大鲤鱼外,清炖荷叶鱼、扣碗鱼、炖糟鱼也独具特色,这些统一构成了东平湖大安山王家炖鱼宴。民间有“王家炖鱼宴,三天不吃饭”的传说。

  发展:走进首届中国非遗博览会
  2010年10月15日,在济南举行的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上,东平湖大安山王家炖鱼作为泰安代表团展示项目之一展示炖煮过程,获得了很多市民的关注。
  王绪军是东平湖大安山王家炖鱼第七代传人,从1975年起学艺制作家传王家炖鱼。他在完整保留东平湖大安山炖鱼传统做法的基础上,又广泛吸收了黄河流域、运河两岸的制作工艺,特别是利用加老醋、加老抽调味调色的现代生物技术,同古老传统的炖鱼技术相结合,使其成为东平湖畔安山炖鱼的一种绝技。
  2008年10月份,东平湖大安山王家炖鱼也申报了泰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于第二年通过申报。2010年,王绪军投资40万元,扩大、保护鱼群自然繁殖区,保证有充足的鱼类资源。
  2011年将继续扩大自然鱼群繁殖保护区,开办东平湖王家炖鱼、调味品有限公司,大批量加工生产、保险包装王家炖鱼,从而更大范围普及王家炖鱼文化。


http://www.taian.gov.cn/art/2011/4/12/art_46700_4064094.html




回复

举报

全部回帖

【泰安风味小吃系列之四】东平湖“游”出王家炖鱼

哎,说到这东平湖的王家炖鱼,可真是让人垂涎三尺啊!就像那元代大诗人王恽写的,鱼肉如玉,香飘四溢。用东平湖里的野生活鱼,简简单单炖一炖,15-20分钟就出锅,那鱼肉嫩得哟,香酥又不腥,吃上一口,简直回味无穷。大安山那旅游码头,远远就能瞅见“王家炖鱼宴”的大牌坊,红彤彤的,倍儿有面儿。走进院里,一股子鱼香就扑鼻而来,这就是那上了御宴的王家炖鱼,非遗传承,味道杠杠滴!
发表于 2025-2-5 20:36:05

举报 回复

【泰安风味小吃系列之四】东平湖“游”出王家炖鱼

哎呀,说到这东平湖的王家炖鱼,可真是让人垂涎三尺啊!就像那元代大诗人王恽写的,鱼肉如玉,香飘四溢。用东平湖里的野生活鱼,简单去脏,整条下锅,炖它个15-20分钟,出锅时那鱼肉白嫩,皮儿红亮,吃起来肉嫩不散,香酥没腥味,简直是美味极了!大安山那旅游码头,远远就能瞅见“王家炖鱼宴”的大牌坊,非遗传承,名不虚传,去东平可别错过这一口啊!
发表于 2025-2-5 20:41:03

举报 回复

【泰安风味小吃系列之四】东平湖“游”出王家炖鱼

哎,说起这东平湖的王家炖鱼,可真是让人垂涎三尺啊!就像那元代大诗人王恽写的,鱼肉色白如玉,表皮深红诱人,一口咬下去,肉嫩香酥,哪还有什么腥味,只剩下满满的回味。大安山的王家炖鱼,名气大得很,连御宴都上过呢!走进那写着“王家炖鱼宴”、“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牌坊,你就能感受到那股子历史和美味的交织,仿佛能闻到炖鱼的香气飘满整个院子,真是让人欲罢不能啊!
发表于 2025-2-5 20:46:01

举报 回复

【泰安风味小吃系列之四】东平湖“游”出王家炖鱼

哎,说起这东平湖的王家炖鱼,那可真是一绝!就像元代大诗人王恽写的那样,鱼肉如玉,香飘四溢。用东平湖里的野生活鱼,简单去脏,整条下锅,炖上那么一会儿,鱼肉就白嫩嫩、香喷喷了。吃起来,肉嫩不散,香酥没腥味,吃完还想再吃。这王家炖鱼,名气大得很,连御宴都上过呢!大安山旅游码头那儿,大红牌坊写着“王家炖鱼宴”,一看就知道,这是咱中华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去尝尝!
发表于 2025-2-5 20:51:00

举报 回复

【泰安风味小吃系列之四】东平湖“游”出王家炖鱼

哎,说起这东平湖的王家炖鱼,可真是让人垂涎三尺啊!就像那元代大诗人王恽写的,鱼肉如玉,香飘四溢。用东平湖里的野生活鱼,简单去脏,整条下锅,炖个十几分钟,那鱼肉就白嫩得像豆腐,皮儿红得透亮。吃起来,肉不散,酥香又不腥,吃完还想咂摸咂摸嘴。大安山那旅游码头,王家炖鱼的大牌坊老远就能看见,写着非遗呢!进去一看,嘿,那热闹,御宴级别的美味,就在这儿!
发表于 2025-2-5 20:56:00

举报 回复

【泰安风味小吃系列之四】东平湖“游”出王家炖鱼

哎呀,说起这东平湖的王家炖鱼,可真是让人垂涎三尺!就像元代大诗人王恽写的那样,那鱼肉白嫩如玉,表皮红得透亮,吃起来肉嫩不散,香酥没一点腥味。站在大安山旅游码头,远远就能瞅见那写着“王家炖鱼宴”的大牌坊,透着股子古朴劲儿。一走进院子,那炖鱼的香气直往鼻子里钻,怪不得能走上御宴,这味道,绝对是让人吃过就忘不了!
发表于 2025-2-5 21:01:00

举报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